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王义桅:如何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2)

二、  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什么?

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第一,携手打造责任共担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扩大各层级政治对话和政策沟通,加强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密切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配合,维护中非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第二,携手打造合作共赢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抓住中非发展战略对接的机遇,用好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重大机遇,把“一带一路”建设同落实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相互对接,开拓新的合作空间,发掘新的合作潜力,在传统优势领域深耕厚植,在新经济领域加快培育亮点。

第三,携手打造幸福共享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中非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非合作要给中非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和实惠。长期以来,中非一直互帮互助、同舟共济,中国将为非洲减贫发展、就业创收、安居乐业作出新的更大的努力。

第四,携手打造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我们都为中非各自灿烂的文明而自豪,也愿为世界文明多样化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促进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交融共存,为彼此文明复兴、文化进步、文艺繁荣提供持久助力,为中非合作提供更深厚的精神滋养。我们要扩大文化艺术、教育体育、智库媒体、妇女青年等各界人员交往,拉紧中非人民的情感纽带。

第五,携手打造安全共筑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历经磨难,方知和平可贵。中国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坚定支持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等地区组织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支持非洲落实“消弭枪声的非洲”倡议。中国愿为促进非洲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支持非洲国家提升自主维稳维和能力。

第六,携手打造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中国愿同非洲一道,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共同保护青山绿水和万物生灵。中国愿同非洲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应用清洁能源、防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环保领域交流合作,让中国和非洲都成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

中非命运共同体是健康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习近平主席说过,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这一点对非洲而言尤其如此。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可能通过大量进入中国的非洲劳工或中国劳工、旅客带到中国。非洲的安全形势直接影响中国在非工程建设和建设者安危。

中非政治共同体:两大力量;中非经济共同体:两大市场;中非文明共同体:两大文明,可成为未来中非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定位,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三大支柱。

三、  何时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一)短期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短期内从非洲继续推进的脱贫致富任务开始,陆海联通—洲际联动是抓手,实现非洲与世界的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分享。

(二)中期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实现中非命运与共,也是实现非洲与世界命运与共的过程,中期目标是通过中非合作八大行动计划,帮助非洲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长期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梦与非洲梦对接的过程,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非洲2063年计划的对接,帮助非洲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四、  如何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应虚实结合、短长期结合,虚的包括治国理政经验分享、政党对话、脱贫经验分享等,甚至联合办培训班,共同提升中非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提升中国在非洲影响力;实的包括一带一路的关键词: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对接、装备制造业合作等。

中欧、中日、中韩开发非洲第三方面市场,可以尝试。尤其可借助澳门这一葡语国家联盟、法语联盟桥梁、香港“超级联系人”角色,打造中葡、中法、中英开发非洲第三方市场样板,成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多边渠道。总体而言,欧洲国家拥有高端技术,而中国制造能力及高端技术市场化能力非常强,两者结合才能赢得更大市场,规避两者的竞争。典型例子:法国核能技术世界最优,80%电能是核能,而中国在建核电站占据世界37%,具有最成熟的建设、管理经验,中法合作开拓第三方核电市场,可谓完美组合。当性价比最值的中国核电装备,装上技术最优最安全的法国“核芯”,甚至赢得了英国的核电市场,实现从“双赢”到“更多赢”的转变。中国核电、高铁走出去,分别带动发达国家15%、30%先进装备也走出去,本身就是中欧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

核电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格局中,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拥有处在世界中端的工业生产线和装备制造水平。在这方面,法国等发达国家处于高端水平,而“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尚处在工业化的初期。中法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是全球产业链首尾相顾。将中国的中端装备与法国的先进技术和核心装备结合起来共同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前欧洲殖民地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弥补了中国在语言、法律与运营等环境上不熟的短板,使三方优势都得以很好发挥:于中国而言,意味着存量资产得到盘活,产业链迈向中高端;于法国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出口与就业;于第三方市场而言,则意味着获得更高性价比的装备与工业生产线,满足自身工业化的需求。因此,中欧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使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桥梁角色凸显,以南北合作推动南南合作。

最持久的合作往往是各取所需的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就是这样一种合作,会产生1+1+1>3的效果:联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际产能和第三方合作,将会调动更大范围的全球力量,甚至有可能成为化解世界经济颓势的金钥匙。中国与发达国家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是“各得其所、互利共赢的好事”。中欧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是国际产能合作的系统效应体现。中欧合作开发“一带一路”市场前景广阔。

比如,在交通、能源、环境领域,中欧可以共同投资,共同推动合作项目。对外援助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中国对外援助不设政治条件,而欧洲发达国家按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必须拿出GDP的0.7%用于援助欠发达国家,但往往设置许多政治条件,钱花不出去。通过中国做对方工作,才能让对方接受,完成发达国家的全球治理责任。因此,中欧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是全球治理的互补合作。这一点,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包括中亚、西亚、东南亚、中东、中东欧等地,表现得更加明显。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