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红桥巨变谱新篇

改革开放40年 红桥巨变谱新篇

摘要:红桥区紧紧抓住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有利契机,不断完善交通路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土地整理步伐,打造总部机构集聚、现代服务业发达、综合配套完备、商旅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枢纽经济区。

改革开放40年,是红桥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日益改善、生态文明显著提升的40年。经过几代红桥人的共同努力,历经“六五”至“十三五”八个阶段的持续建设,昔日的老城区翻开了发展的新篇章,正以生机勃勃、活力焕发的姿态,向着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目标坚定迈进。

40年风雨历程,40年砥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红桥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紧紧围绕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的目标,全力打好棚户区改造、招商引资、创文创卫、安全稳定四场硬仗,打响红桥服务、创新、人文、生态四个品牌,努力打造绿色城区、建设美丽红桥,以新时代红桥之为服务天津发展大局。

经济跨越腾飞

40年来,红桥区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为1993年的64倍;区级公共财政收入预计为1978年的36.2倍。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预计达到95%,比1993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互联网+”新业态,卓朗科技、艺点意创等一批领军企业脱颖而出,初步形成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等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意库创意园、青年创业园、八戒天津园区、赛伯乐双创云城等创新创业平台相继建成,宝能创业中心、银泰大厦、海河华鼎投入使用,自创区红桥分园、正融科技大厦建设加快推进,科技综合配套能力不断增强。陆家嘴金融广场实现高起点招商,已于日前正式开业,产业承接平台品质不断提升。

开放格局加速形成。依托西站综合枢纽优势,引进“大龙网”跨境电商等知名企业,对外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制定出台“红十条”“子牙人才”计划和产业扶持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国家电网、中国铁建、学而思、异乡好居、卡姆丹克、捷信金融等一批央企国企、行业领军企业落户红桥,截至2017年底,新注册企业突破1万家。

城市日新月异

红桥区紧紧抓住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有利契机,不断完善交通路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土地整理步伐,打造总部机构集聚、现代服务业发达、综合配套完备、商旅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枢纽经济区。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2011年,天津西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构建了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圈”、华北“三小时经济圈”以及华东、东北、中部“五小时经济圈”。对内交通联系日益完善,地铁、公交、出租、客运实现了“零换乘”。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燃气、通信、人防等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城区综合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市容面貌不断提升。加强占路市场、违章建筑等市容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推进社区环境卫生大清整,集中开展清洁社区行动,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推进海河沿线及其上游红桥段夜景灯光提升工程,打造河北大街等精品景观道路,形成一批城市景观新亮点。高标准实施北运河、子牙河、南运河等生态绿化项目,形成以“三河五岸”绿色走廊为框架的大园林、大绿化、大生态发展格局,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

百姓乐享生活

改革开放40年,红桥区数十万群众搬出低矮逼仄的棚户区,住进了高楼大厦;“三河五岸”自然风光愈发优美宜人;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市民文明有礼;文、教、卫、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40年来,红桥区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乐享高质量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

坚持推进棚户区改造。在七年危陋房屋改造基础上,2000年启动新一轮大规模棚户区改造,2017年开展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行动,通过配建定向安置房、协商搬迁货币补偿、政府购买棚改服务等新机制、新模式,千方百计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单家面铺片区棚改项目实现净地清零、13天时间563户“渔村”居民搬离130年历史郭家菜园,越来越多的红桥人圆了“安居梦”。

综合配套不断完善。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陆续建成第一幼儿园和苑园区、启春里配套幼儿园等一批优质的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基地,市级示范幼儿园达到4所、一级幼儿园10所,义务教育完成率和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100%,特殊教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8个对接三级医院的专科医疗联合体,2个区域诊疗中心,智慧医疗惠及更多百姓。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红桥区全面深化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实施控煤、控车、控尘、控工业污染等举措,大力推行河长制,强化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加强建设用地管控,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天更蓝、水更清了。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