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飞:在北京市“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系列论坛主题宣讲

余飞:在北京市“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系列论坛主题宣讲

摘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北京市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立足首都执法司法工作实际,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北京市“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系列论坛主题宣讲(文字实录)

(2018年11月29日)

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员会政治部主任 余飞

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下面,我就首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作个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将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北京市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立足首都执法司法工作实际,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积极落实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运行机制。完善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四项改革,是各项司法改革任务中最为基础性的改革举措,是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作为全国第三批试点地方,北京市按照“整体设计、上下联动、全面推开”的思路,于2016年3月正式启动四项改革,将全市法院、检察院全部纳入改革试点,同步落实各项改革任务。一是完善司法责任制。尊重司法规律,落实主审法官、合议庭责任制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取消层层请示、逐级审批案件制度,实现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目标。与此同时,各级法院、检察院健全类案指引、案件质量评估、司法业绩考核、错案责任倒查等机制,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有力保障了办案质效。二是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对司法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分类,分为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个类别。推行员额制改革,按照中央关于法官、检察官入额比例要求,从严设定法官、检察官入额比例为38%,并向基层一线办案部门和办案任务重的地方倾斜。组建北京市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把关作用,全市共计遴选2508名员额法官、1222名员额检察官。三是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法官、检察官实行单独职务序列管理制度,目前已经全面完成入额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等级确定工作,出台了法官、检察官等级按期晋升和择优选升工作办法,完善了薪酬待遇保障制度。出台了加强政法干警职业安全保障总体办法和专项意见,切实维护司法人员职业安全与职业尊严。四是推进全市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省级统管。从2017年1月1日起,北京市各区法院、检察院机构编制工作,由市、区两级共同管理调整为市级统一管理,三级法院、检察院全部作为市财政一级预算单位管理。目前,四项改革已经在制度层面得到全面落实,良性运行态势基本形成。法官、检察官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全市法院、检察院实现院庭长和检察领导干部办案常态化,审判和检察工作质效均进一步提升。

第二,着力深化司法机构改革,健全司法职权配置。一是深化专门法院、检察院改革。2014年11月6日,北京市率先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法院,这是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法院。2014年12月30日,北京试点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即市四中院、市检四分院。今年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这些新设立的法院、检察院在完善司法职能、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二是积极推进司法机关内设机构改革。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结合法院、检察院职能特点,正确处理专业化建设和扁平化管理的关系,积极稳妥推进法院、检察院二级内设机构撤并、职能相同机构整合,建立健全符合司法规律和实际需要的内设机构体系。三是开展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改革。北京市检察机关坚决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精神,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积极探索开展公益诉讼试点。自2015年7月至2018年8月,检察机关办理民事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9件,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0件。发出行政公益诉前检察建议220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1件。对于检察机关发出的诉前检察建议,行政机关及时纠正违法行为或履行法定职责,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四是统筹推进首都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改革。出台首都公安改革实施意见,优化机构编制,推进警力前置,建立以整合资源、源头管理、合成作战为特征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全国首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派驻检察室,推动执法勤务警员和警务技术职务序列改革。出台司法行政改革框架意见以及律师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监狱和教育矫治、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等11个分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搭建起具有北京特色的司法行政改革框架体系。

第三,完善人权司法保障,促进司法公正。一是积极推进刑事速裁程序改革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精神,积极落实改革试点要求,推动构建繁简分流、有序衔接的多层次诉讼程序。与此同时,简化程序不减少权利,在法院、看守所派驻值班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截止7月,全市法院共审结认罪认罚案件17228件18931人,占同期审结一审刑事案件的69.8%和65.6%。二是着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牢固树立程序公正理念,落实证据裁判、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原则制度,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充分发挥庭审程序的最后把关作用,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三是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严格落实《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完善救济机制,畅通投诉申诉渠道,强化律师依法行使执业权利的制度保障。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实现市区两级律师协会“两个中心”即维护律师执业权利中心和投诉受理查处中心建设全覆盖,切实维护律师执业安全。四是开展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探索形成“政法部门主责、专业力量参与、多元渠道化解”三位一体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格局,建立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模式,推动化解了一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第四,积极回应群众需求,深化司法为民。一是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全市法院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规定精神,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立案登记制改革,对于所有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以及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目前全市法院当场立案率达到95.7%,实现网上立案常态化,有效解决了群众立案难的问题。立案登记制实施后,全市法院新收案件大量增加,为此,全市法院积极推进纠纷多元调解、繁简分流,让更多纠纷切实得到更快解决。2017年至今年9月,全市法院“多元调解+速裁”机制共计引导进入调解前置程序的民事纠纷59万余件,占同期一审民事新收案件总量的61%。二是积极推进破解执行难。建立执行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在协助法院查人找物、实施信用惩戒等方面积极联动,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各级法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大力开展“执行飓风”“夏日雷霆”等攻坚活动,顺利执结全国首例万吨粮食异地执行案等一批重大案件。2016年至今,全市法院新收执行案件52万余件,执结46万余件,执行到位金额1900余亿元,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三是大力完善司法公共服务。首都公安机关相继推出身份证就近办理、机动车检验网上预约、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等140项便民利民惠民新举措,特别是推出“掌上119”“掌上122”等APP,成功上线运行承载120项网上办理服务事项的“网上北京市公安局”。全市各级法院、检察院积极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司法服务。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推进首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建设实体、网络、热线、项目等四大服务平台,目前街道(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完成129个,北京法律服务网、“北京通”APP公共法律服务版块、北京掌上12348同步上线,进一步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四是积极深化司法公开。全市各级司法机关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力度和范围,审判、检务、警务、狱务公开不断深化。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法院公开裁判文书54万余份,公开庭审直播2500余件。

改革永远在路上。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站在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的高度,统筹推进好司法机构改革、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政法各单位改革三项任务,将各项改革举措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司法环境。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