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5)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5)

摘要: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北京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五)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严格落实。制定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紧扣大气污染结构变化,精细化治理柴油货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淘汰国Ⅲ标准柴油货车4.7万辆,将低排放区扩展到全市域,处罚超标车辆30.8万辆次、为2017年的5.3倍。整治“散乱污”企业498家,开展重点区域720条道路扬尘快速检测,道路尘土残存量同比下降14%。完成45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全市集中供热清洁化比例达到99%以上,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强化环保督察考核,实行清单化调度机制,利用热点网络技术精准执法。修订实施重污染应急预案,抓早抓小,力保“削峰降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下降12.1%,全年首次无持续3天及以上重污染。

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加强。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新增造林26.9万亩,“一绿”郊野公园全部提升为城市森林公园,新增城市绿地600公顷、健康绿道100公里,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平谷区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发布总河长令,建立湖长制,开展“清河行动”和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密云水库蓄水总量超过25亿立方米、创近20年新高,平原区地下水位回升近2米。全面实施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第二个三年行动方案,新建污水管线和再生水管线904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线220公里,完成非建成区84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提升到30%,密云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通州、顺义等6个垃圾处理设施投入运行,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8%。加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推进适宜重点工程消纳试点,建筑垃圾资源化能力持续提升。

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认真落实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部署,加强高位推动,市区主要领导主动深入7省89个县(旗)精准对接。制定实施深化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拨付扶贫与支援合作资金59.5亿元,928个扶贫项目全部开工,选派干部人才1739名,培训干部人才1.2万人,1500余家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开展“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深入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实现与受援地区深度贫困村结对全覆盖。全年助力受援地区60余万人脱贫,拉萨市实现整体脱贫,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考核位居全国前列。出台进一步加强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措施,深入落实“六个一批”分类帮扶措施,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交通治理任务加快落实。大力发展轨道交通,6号线西延、8号线三期南段及四期建成通车,14号线剩余段、16号线二期、17号线、19号线一期等加快建设,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636.8公里、在建里程320公里,市郊铁路开行238公里。实施路网加密和堵点治理,建成北辛安、手帕口等一批城市道路,完成天坛医院新址、木樨地等345个交通堵点治理。聚焦群众对重点区域交通环境关切,实施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北京站71项整治任务。强化停车综合管理,完成1.7万个停车位施划,东城区、西城区和通州区支路以上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实现全覆盖。建成马官营立体公交场站,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3条,新增多样化线路89条。建设10条信号灯绿波带,推出首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进一步提高智慧交通发展水平。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3%。

公共服务补短板精准推进。出台深化首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等实施方案,落实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万个。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改革,在重点区域启动新建一批优质学校,扩大郊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健康北京建设全面推进,创建60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加强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进中医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北京市中医康复示范中心,推动15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转型。完善“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新建182家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完善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政策,为5万余名独居高龄老年人提供巡视探访服务。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康复补贴制度,为农村地区困难残疾儿童和老年人示范性配置康复辅助器具。

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31项重要民生实事全部落实。平稳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全市384.1万城乡居民实现参保及持卡就医。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首批6019人实现积分落户。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有效增加住宅供应,合理引导居住需求,持续优化“限房价、控地价”交易方式,商品住房价格保持总体稳定,多渠道筹集租赁房源,加强租赁市场秩序执法。筹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45万套,棚户区改造完成3.43万户,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推广街巷长制,在16个区169个街乡开展“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试点,创新经验获得中央深改委肯定。制定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三社联动”项目实现街道全覆盖,全市持证社工总量达3.2万人、占全国1/10。出台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社区(村)公共法律服务室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首都社会保持安全稳定。制定实施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全市火灾数量同比下降15.9%。圆满实现安全度汛,有力保障城市安全平稳运行。

总体来看,过去一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既保持了“稳”、也实现了“进”,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示了首都发展新气象新风貌,成绩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首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发展的不确定性更加凸显,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等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财政收支紧平衡特征更加突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步伐亟需加快,推进全面开放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企业经营面临不少困难,企业经营多方面成本上升“碰头”,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劳动力和房租成本上升对创新型企业发展制约明显,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服务企业的能力还需要加强;三是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创新成果转化还存在过程不畅、效率不高的问题;四是有效需求潜力亟需深入挖掘,投资增速处于低位,消费增长放缓,消费供给和消费环境亟需优化,谋划推进消费升级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五是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城市南部、城乡结合部、新城以及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亟需加强,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六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减量刚性约束下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探索新模式新路径不够,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快推进,社区治理体系有待完善;七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空气质量改善基础仍不牢固,交通综合治理需要持续加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尚不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不少差距,为群众提供便利生活、高品质生活需加大综合施策力度。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更加务实、更加精细、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