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党建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报告人:李海青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简 介: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阐明了这一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海青从把握新时代的基本含义、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八大领域的具体部署、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六个方面,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
总播放:321363
发布时间:2019-03-01 16:46
  • 要想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的基本含义:一是新的时代课题,二是新的实践成就,三是新的开创意义。[文稿][课件]

  • 新时代,我们要完成的历史使命就是民族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文稿][课件]

  •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稿][课件]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四个特点:鲜明的问题意识、全面的思路举措、严明的内在逻辑、有力的行动指向。[文稿][课件]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以后,还要明确八大领域的具体部署: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健全法治,发展协商民主;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推进社会公正,维护国家安全;要推进绿色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稿][课件]

  • 使命能否实现,布局能否推进,部署能否落地,党的建设至关重要。在党的建设中,把握好中央推进从严治党的逻辑思路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用制度做保障,以领导干部为关键,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为紧要,系统谋划,固本培元,标本兼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文稿][课件]

     

    1425259291437_副本

    李海青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今天主要从六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把握新时代的基本含义,这是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新时代我们要担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就是实现民族复兴。第三,通过什么道路实现这一历史使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说,中国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第四,道路方向明确以后,要通过什么样的顶层设计、战略谋划来实现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以后,还要明确八大领域的具体部署。第六,部署能否落地,布局能否推进,使命能否实现,党的建设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高度重视。下面,我就按照这一逻辑框架和各位做一下交流。

     一、把握新时代的基本含义

    要想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的基本含义。

    (一)新的时代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什么意思?新时代有新的发展趋势、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与过去相比,改革必须有新内容,发展必须有新目标。

    其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反复强调的重要观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我们讲的是落后的社会生产,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人们需要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就是说,在新时代,一方面,人们的需要领域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原有的需要也在不断升级。但是,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对比,我们的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不充分,是指生产力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不平衡,是指阶层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们在各种需要的满足之间还不是很平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我们的工作也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在新时代,党和政府要着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各方面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一种新的要求、新的诉求。

    其二,就生产力来讲,新时代也有新要求、新趋势,就是由粗放式的“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

    其三,就分配关系来讲,新时代也有新挑战、新要求,就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共同富裕”。我们过去强调要把蛋糕做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今天,蛋糕仍然需要做大,这个毫无疑问,但更要注重的是把蛋糕分好,走向共同富裕。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很大,分配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短期内很难完全改观,但是不做不行,这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要求。

    其四,就生态环境来讲,新时代也有新要求、新趋势,就是扬弃“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比如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新时代,人们的生态诉求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把生态问题的解决、生态文明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上才行。

    其五,就意识形态来讲,新时代也有新挑战、新要求,就是由解决“思想僵化”走向解决“思想分化”。当前,思想分化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利益分化造成思想分化;另一方面,西方影响也比较明显,舆论分歧比较明显。在新时代,怎样推进思想整合,凝聚共识,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其六,就公共事务来讲,新时代也有新要求、新趋势,就是由管理走向治理。什么是管理?政府是单一主体。什么是治理?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协商,把问题解决好。新时代,民众的参与意识、利益意识不断增强,在很多公共事务、公共问题上要求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参与。因此,社会转型要求走向国家治理,政府要学会协商,这是一种新要求、新趋势。

    其七,在国际战略上,新时代也有新要求、新趋势,就是由“韬光养晦”走向“更加有所作为”。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等战略方针。今天,韬光养晦仍然很有必要,这个毫无疑问,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更加有所作为。当今时代,全球利益不断增多,要求我们在某些领域要更加积极主动,才能有效捍卫我们的利益。因此,在国际战略上,一方面仍然需要韬光养晦,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加有所作为,两者相结合才行。

    新的时代课题,新的发展要求,新的问题挑战,要求改革要有新内容,发展要有新目标,谋划要有新思路,即要求有新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回应各种挑战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问题意识要放在第一位。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