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

摘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具有无限的创新创造潜能,只要充分释放出来,中国的发展就一定会有更为广阔空间。

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途径

(一)深入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对全局工作的要求

为什么说要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我们的全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2019年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文章指出:现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可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的判断。

1.人民群众需要的内涵和领域不断扩大,从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向多样化需要扩展。具体看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的诉求不断上升,对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的愿望更加强烈,民主意识也更加明显。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也在显著提高,法治需求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2019年1月18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介绍,2018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800万件,审结执结2516.8万件,同比分别上升8.8%和10.6%。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就要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能够更加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把解决人民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执法乱作为、不作为以及司法不公等问题,作为我们厉行法治的聚焦点和发力点。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依法全面履职。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

第二,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凸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在《依纪依法严惩腐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文中指出:“如果升学、考公务员、办企业、上项目、晋级、买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国等各种机会都要靠关系、搞门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这种情况如不纠正,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吗?这个社会还能有发展活力吗?我们党和国家还能生机勃勃向前发展吗?”当然不能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12日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公正监管是公平竞争的保障。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公正监管制度,加快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报告强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对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坚决查处,对一切执法不公正不文明的现象都要坚决整治,对所有行政不作为的人员都要坚决追责。“坚决查处”“坚决整治”“坚决追责”,这几个“坚决”说明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

第三,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需要不断升级。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许多新要求。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这篇重要文章中指出:“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报告强调,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报告指出,要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同时,报告明确讲,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美丽宜居环境。

第四,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日益增长。这是我国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2019年政府工作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安全需要方面下了大力气。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今明两年要解决好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报告强调,药品疫苗攸关生命安全,必须强化全程监管,对违法者要严惩不贷,对失职渎职者要严肃查办,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同时还指出,加强安全生产,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惩治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打击非法集资、传销等经济犯罪,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生活。

第五,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一个新的增长领域就是养老服务。近几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对养老的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但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为此,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基本需求,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群体享受优质养老服务,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并强调:要顺应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破除民间资本进入的堵点。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第六,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另一个新的增长领域就是信息需求服务。我们现在一天也离不开手机,甚至是依赖于手机中的各种信息服务。对此,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改造提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推动移动网络基站扩容升级,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网速更快更稳定。2019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

综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后,我们在物质文化及民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拓展,在这种背景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紧紧抓住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提出解决对策,突破发展瓶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人民群众的需要日益增长,这种增长不仅是需要内容的扩展,而且是需要质量的提升。

2018年4月27日和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东湖宾馆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莫迪表示高度关注中共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回应了莫迪对“新时代”的关切。新时代是什么?他在和莫迪对话中谈到其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是这么说的:进入一个全面的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其中一个重大判断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去,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要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此可见,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强调的就是质量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讲到了八个“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更”,每一个都包含着质量的要求。

更好的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而且要使教育资源尽可能实现相对均衡化分配;更稳定的工作,不仅意味着有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有更高质量的工作岗位;更满意的收入,不仅意味着居民收入能持续增长,而且收入差距能逐步缩小;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不仅意味着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程度不断提高,而且意味着保障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不仅意味着提升医院医生的诊疗水平,而且意味着医疗卫生资源能实现相对均衡化分配;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不仅意味着要逐步解决广大群众的住房问题,而且尽可能降低群众在住房方面的支出,降低负担;更优美的环境,不仅意味着治理好雾霾等突出的环境问题,还要解决好地绿水净等问题;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意味着满足群众基本的文化需要,而且意味着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些都是质量要求。从这方面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的需求提出了很多举措。

3.美好生活不仅意味着满足人民群众的客观需求,还要注意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两千多年前,法家韩非子描绘了一种理想主义国家与社会的图景,就是“至安之世”——“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口无烦言。”意思是,通过法治把社会治理到任何人心里没有抱怨,嘴里没有牢骚。这提醒我们一定要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因为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自己的主观感受。为什么这么说?在温饱还未解决的时候,人民群众更关心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而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把主观感受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并指出,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同时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职能、提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