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何以如此“抢手”

思政课何以如此“抢手”

——思政课有深度有温度应是教书育人的追求

“一定要提前准备,晚一分钟就抢不到了。”每学期选课的时候,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晓琳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格外“抢手”。看视频、唱歌谣、播报新闻……熊晓琳的课堂改变了不少学生对思政课的固有印象,他们感叹:“没想到思政课还能上得这么鲜活有趣!”27年来,熊晓琳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程。在她看来,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讲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能够让学生一辈子受益。

44312D7CB4B22D12FBE9FA9CEFF_12E15BE5_FCAC

不可否认,一些名师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课讲得妙趣横生,学生就是喜欢,怎么才能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影响更多的学生呢?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晓琳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格外“抢手”给了我们深刻的提示。27年来,熊晓琳先后被评为“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等。她在教学上的探索和创新对不少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熊晓琳为思政课注入了丰富情感,是她用真情在讲课。熊晓琳认为,应让思政课有深度有温度,因此熊晓琳常用音乐舞蹈作品讲思政课,这种把音乐舞蹈素材运用于教学中的方法正是熊晓琳讲思政课的一大特色。熊晓琳自己就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她认为,音乐是最能触发情感的东西,在她的资料库里积累了500多首歌曲,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都能巧妙地对应和结合。熊晓琳老师运用 “相声小品杂谈”的形式讲课,打破了常规的套路,添加了音乐的韵味、幽默的笑料,同时注重了语言艺术的“演讲式”讲课,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应该说,熊晓琳老师的“独特个性”讲解方式与她的演讲口才有一定关系。

 熊晓琳的思政课之所以成为“香饽饽”,是她用心在讲课。熊晓琳的思政课之所以受到学生欢迎,用她自己的经验来说,就是: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对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并且在生活中真践行。“只有这样,讲课的时候才会有感染力和说服力。”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曾指出,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当自觉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的责任,真正成为传道解惑、塑造灵魂的精神导师。

思政课有深度有温度应是教书育人的追求。应该认识到,教育不止有教,还有育,教育的目的,在教给学生们知识的同时,还要培育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

在一些人的想象里,大学里的思想政治课往往是形式刻板、气氛沉闷,学生们没精打采,老师们也苦恼不已。有句话说得好:“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走近学生心灵,成风化人,这样的思政课才会有意义、有意思。熊晓琳能把抽象枯燥的思政课讲得生动有趣,吸引着学生,在于她运用了歌曲音乐舞蹈等的特色,用“吹拉弹唱”等多元形式授课,打破了常规的的套路,运用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有效搭配,添加了“口感佐料”和“语言味精”,能起到“调味品”作用,让思政课活起来,不再死板,非常“起鲜”,让授课“接地气”,不仅适合学生的口味,而且也通俗易懂,容易被接受。所以语言艺术的“演讲式”讲课,引起共鸣,而受到学生的好评也在情理之中。(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509/1043365.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