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重在以“减”求实求真

“基层减负”重在以“减”求实求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形象地说明基层工作的纷繁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党政工作的一线,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减轻优化基层工作中的重负,提升基层治理的高效性、服务性,对有效缓解基层重负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初,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为推动基层减负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确定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这是旗帜鲜明地向与基层减负相背离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宣战,为确保基层减负的各项工作落实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石。

基层是中央到地方各级贯彻落实政策的起步点,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绝非一句唬人之言,作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最接地气贯彻执行的一线,让这台上接各个部门、下连广大人民群众的“庞大机器”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以基层减负为契机适当卸载一些繁琐无谓“负担”,将使这台基层“服务人民的机器”更加高效、更加耐用;也能让这台“机器”上如同“零部件”的每一个党员干部更加有效干事。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实心干事、担当作为,必须严格按照《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的要求,扎实在基层干部的思想上做好引导教育,在基层工作的管理落实上求实创新,在监督指导基层工作上下功夫,既能实现对基层各项工作的有效监督,又能够保证基层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注重基层减负工作的求实、求真、求效,真正激活基层作为深入群众中的“毛细血管”作用!

“基层减负”要在“求实”上下功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更应在基层的工作中体现出来,做好上级部门与群众诉求的连接桥梁,对基层干部思想素质和办事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一部分身在基层的干部切不应抱着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想法,而更应该提高政治素养,主动向基层学习,实心干事,吃透政策理论实质,在基层一线做出一番事业。落实基层减负,把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在扎根基层察民情、访民生上下功夫,务实干事,端正基层服务态度,圆满完成老百姓切实关注的实事。

“基层减负”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推进基层减负工作必须要把求真干事摆在重要位置。一段时间以来,担心“基层减负年”会变成“整改一阵风”成为一部分基层干部的心头顾虑。这类担心并不无道理,曾经的“基层增负”源于一部分领导干部急功近利,在变相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驱使下,错位政绩观和责任心缺失导致基层工作陷入了轻实绩重痕迹的“怪圈”,忽视基层实际情况,导致落实办事走过场,检查依靠突击做台账,基层工作做虚功、玩花样,使基层干部深陷在各种材料报表中,基层工作出现“失真”。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找回基层的“真”,必须要在领导干部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回归到服务基层百姓的工作中去,增强服务基层的责任心,用真心真行动去除形式主义的空虚。

“基层减负”要在“求效”上下功夫。基层干事靠花拳绣腿无法赢得老百姓的好口碑,基层减负就是要营造高效为民服务的环境,树立用实效服务于民的工作思想,制定以实绩评判基层工作的考核方式,把基层工作重心从重痕迹转变为重成绩,让基层干部多一些机会沉到基层工作中发挥作用,让基层走访的“跋山涉水”代替办公室的“文山会海”,实现基层工作的高效推进。

“基层减负”非一朝一夕的急功近利,注重“基层减负”的“求实、求真、求效”,久久为功,在快刀斩乱麻的效率中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抽刀亮剑,让基层干部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同时也要在循序渐进教育引导中,以滴水穿石的决心和毅力扎实推进基层减负工作井然有序高效落到实处。(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625/1048326.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