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大家庭

守望相助大家庭

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创造了新中国民族工作史上众多第一和先进经验,书写了“三千孤儿入草原”“各族人民建包钢”“草原英雄小姐妹”“最好牧场为航天”等动人佳话,赢得“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今天的内蒙古,民族团结犹如草原的阳光、绿洲的甘泉、山间的清风,让各族兄弟姐妹沐浴在幸福之中。各族儿女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在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宝格达音高勒苏木的草地上,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镌刻着:慈父道尔吉,慈母张凤仙。立碑者是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6名汉族兄妹。这六兄妹是当年被送到内蒙古草原养育的“三千南方孤儿”的成员。

1960年,内蒙古自治区得知上海等地有一批困难时期吃不饱的孤儿后,提出由内蒙古来抚养这些孩子。11个盟(市)37个旗(县),共接收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孤儿3000多名。

1961年8月,锡林郭勒大草原,严冬快要降临,可镶黄旗哈音哈尔瓦公社大院附近的学校里,有6个孩子一直没人领养。按规定,每家只能领养一个,可这6个孩子不愿分开。

这时,公社卫生院护理员、共产党员张凤仙和在畜牧场工作的丈夫道尔吉商量:“咱们还没有孩子,就当是亲生的,把6个孩子收养了吧。”这对蒙古族夫妇向组织上承诺,一定要把孩子抚养成人。

6张小嘴嗷嗷待哺,却又不习惯草原上的牛羊肉、奶茶、炒米等,夫妻俩焦急又无奈。春节前夕,张凤仙得知,每个孩子有5斤大米,可领取地点在百里之外的化德县。

寒风凄厉,大雪纷飞,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张凤仙赶着牛车去化德领米。回来的路上,又困又饿的她掉到雪窟窿里,差点昏睡过去,幸好一阵冷风把她吹醒。

整整三天三夜,她终于回到家里,还没等她把米袋放下,5个孩子就哭着围上来:“妈妈,救救高娃!高娃吃了这个东西,口吐白沫。”说着把小手展在妈妈的眼前。

“是毒草芒麻籽!”张凤仙抱起不省人事的高娃,找来鸡毛掏她的嗓子,给她灌绿豆汤,孩子总算醒过来了……

这对蒙古族夫妇用生命呵护着6个孩子,此生再也没有生育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们吃肉汤和白面馒头时,张凤仙和侄女小桃子却躲到内屋吃着野菜糊糊。二儿子黄志刚看到后,把自己的半个馒头给了她。小桃子却道:“姑姑说,白面是供应给你们的,我们不能吃。”年少时的纯真情感,促成了这对孩子日后的姻缘。

张凤仙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们创造读书学习的条件。她把旗府中学一位下乡教师请到家,对他说,你来教我家孩子读书,我管你吃喝。

就这样,在这所草原上罕见的“家庭学校”里,6个孩子接受了文化教育。老大巴特尔考上了南京气象学院,小妹高娃考上了南开大学。两个男孩参军入伍,晋升为军官。两个留在草原,当了干部。

长年累月的操心操劳,张凤仙积劳成疾,前后动过4次大手术。1991年,张凤仙住进了医院,6个孩子守候在病床前。

弥留之际,张凤仙叮嘱大儿子:“我还是希望你回上海找找亲生父母。”巴特尔回答:“不找了,您和阿爸就是我们六兄妹的亲生父母!”

盛夏时节,呼和浩特市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里正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说着家长里短的事儿。

清泉街社区居住着汉、蒙、回等9个民族,共2800多户、9000余名居民,其中少数民族830多人。

汉族居民李清泉是一名年过九旬的老党员,个人生活极为简朴,衣服袜子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但老人在帮助社区困难群众时却很大方。

蒙古族学生小云以600多分的好成绩考入南方某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硕连读8年,但因父亲去世、母亲打工收入微薄而无力支付学费。得知情况后,老人立即捐出2000元钱。

朝鲜族居民金福姬是老住户,儿女在外打工,虽衣食无忧,但日子久了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社区干部了解到情况,每逢有文艺活动时总邀请她。如今,社区活动中总少不了金福姬的身影,“既热闹又开心,像家人一样亲。”

为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居民申请低保、公租房;蒙古族居民姚志敏车祸导致下肢瘫痪,社区不仅为他申请了低保,女儿考上大学后,又帮着申请救济金……近年来,社区定期开展困难户调查,建立台账,开展上门服务。

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是社区处理邻里间纠纷的法宝。“有的问题都不用走到法务室,路上我们就给调解好了。”法务室工作人员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对此,社区党委书记兼社区主任武荷香深有感触:“总书记的话激励着我们把社区民族团结工作做细做实,让各族居民互帮互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天还未亮,蒙古族老阿妈孟根其其格就忙着给一峰峰骆驼饮水了。“我们这儿夏天很热,骆驼一早就在井口等着喝水。一定要让它们吃饱喝饱,边防巡逻的路远着呢。”

孟根其其格今年64岁,是乌拉特后旗巴音努如嘎查牧民,家离中蒙边境仅18公里。在半个多世纪里,这家人一直为守边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68年,她家后面的山上建立了哨所。那时候部队条件艰苦,缺乏水源,一家人经常用骆驼、毛驴车给官兵送水。一回生两回熟,她经常邀请官兵们来家里喝酸奶、奶茶,官兵们也帮助她家剪驼毛、掏羊圈。

后来,部队买了骆驼辅助巡边,孟根其其格就义务给部队牧养骆驼。“过去没电抽水,饮一次骆驼要四五个小时。”孟根其其格回忆。

如今,当地边防官兵还有20多峰骆驼,她依旧帮忙照看着。

孟根其其格有5个儿子1个女儿,丈夫去世早,几个孩子几乎是她一人拉扯大的。老四乌云达来,从日本留学回来在外面辗转做了几年生意。2013年,他听从母亲建议,回到家乡,“大江南北走了一圈还是觉得这里最亲切”。

乌云达来回到家乡后,与兄弟们一起挤驼奶,卖驼酸奶、驼肉包子等产品。他告诉记者,边疆地区现在发展很快,他们用上了高压电或者太阳能发电机,家家户户都有了汽车,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我希望与大家一起把家乡建设好。这样,边境上的后来者会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李娇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