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岩:老子的治国智慧(6)

摘要: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而《老子》作为中华民族最高智慧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哲人高道、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乃至平民百姓。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引用《老子》中的经典名句,其对《老子》的应用显示了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视野、格局和境界。本期节目中,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的王德岩主任将为广大网友深入解析老子的治国智慧。

我先介绍一下《老子》的一般情况。传世的《老子》版本非常多。1927年,著名学者王重民曾刊行《老子考》,他当时发现的版本存目有450种,兼及敦煌写本、道观碑本,以及历代木刻本、排印本。中国台湾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学者叫严灵峰,1965年他在艺文印书馆刊行了《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续编、补编影印本,共356种,而犹以“无求备为斋名”。所以现存《老子》的版本是400多种。

近一百年来,关于《老子》我们有三大发现。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们不断发现新版本的《老子》,可以说,我们现在所读的《老子》比司马迁写的《史记》还要早,比《汉书》的写作时间更早。这三大发现,一个是马王堆帛书的《老子》,一个是郭店楚简的《老子》,还有一个是北大汉简的《老子》。

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马王堆帛书《老子》有甲和乙两种。这两个版本跟现在的《老子》不一样,现在的《老子》上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都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而马王堆帛书的两个版本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德经》体现的是“道”的原则在政治上、在生活中的运用,而《道经》更偏向于宇宙、天道的方向。可以说,《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表明当时很重视《老子》对于社会实际的管理应用。

另外,甲种本和乙种本是跟四篇古佚书抄在一起的。甲种本5440字,掩损1369字,卷后有古佚书四种,取名《五行》《九守》《明君》《德圣》,均抄录在24厘米宽的帛卷上。字体由篆字向隶字过渡,不避刘邦之讳,一般认为抄录于楚汉之际到汉高祖时期。乙种本5467字,掩损702字,卷前有古佚书四种,取题为《经法》《十六经》《称》《道原》,被学术界判为《黄帝四经》,均抄录在48厘米宽的帛卷上。乙本的抄录时间,由于避刘邦之讳,应当是在刘邦后到帛书随葬入土的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之间。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战国楚墓出土了竹简《老子》,其中甲、乙、丙三种,连同一些儒家典籍的竹简,时间推断是不晚于公元前300年,前四世纪晚期到前三世纪早期的。这个时间对于《老子》的研究来说意义很重大。因为从清末到民国,有很多学者推测《老子》成书时间很晚。有的认为《老子》成书晚于《庄子》或《孟子》,还有人认为是战国后期,甚至有学者推测是汉代。郭店楚简的发现证明,至少《老子》的抄本出现和成为经典不晚于公元前300年。《老子》的甲组最长,应该是已经成为经典的一部《老子》的抄本。

2009年1月,北京大学接受捐赠,收藏了从海外抢救回归的一批竹简,总数达3300余枚,其中多数可能抄于汉武帝时代。在这批竹简中发现了迄今最完整汉代古本《老子》,共有220余枚竹简,近5300字。这是继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之后,出土的第三个《老子》古本,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古本,其残缺部分仅占全书篇幅的百分之一。汉简《老子》避汉高帝刘邦的讳而不避汉惠帝刘盈的讳,应当抄写于汉高帝时期,是汉初的抄本。这个抄本的特点是其中还保存了“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的篇题,“上经”相当于传世本《德经》,“下经”相当于传世本《道经》。它也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关于版本年代,很多都是根据它的避讳来判定的。比如西汉从刘邦到汉武帝的避讳:以“国”避“邦”(高祖刘邦),以“满”避“盈”(惠帝刘盈),以“野鸡”避“雉”(高后),以“常”避“恒”(文帝刘恒),以“开”避“启”(景帝刘启),以“通”避“彻”(武帝刘彻)。北大简《老子》中,没有一个“邦”字,却有大量的“国”字;但不避“盈”字,更不避讳大量的“恒”字,不避“启”字、“彻”字。据此来判断,北大汉简有可能是抄写于惠帝和文帝之前。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