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俊武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陈俊武院士是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创造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大道至简,以奉献书写人生华章;赤子初心,以使命绘就壮美画卷。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陈俊武始终站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不忘初心、忠党爱国、敢于创新、淡泊名利,是广大党员干部追随前行的榜样。
长于心、守于志,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志行万里,不忘赤子初心。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石油”是陈俊武的初心。十几岁时就立志献身中国石油化工事业,60岁退休后,仍一刻未离开过能源领域,直到90多岁高龄仍在为此奋斗。他说:“不能觉得自己得了很多荣誉,就该歇一歇了,我不敢有这个念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员干部要讲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把党的初心融入内心“生根发芽”,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信仰根基,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寂寞,时刻保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颗赤诚之初心,坚定前行方向。
忠于党、衷于国,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爱国从来都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鲜明底色。“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国、献身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陈俊武经常这样说,也严格这样做。每次人生的重大选择,他首先考虑的是工作需要、科研需要、国家需要,从一开始能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投身到最艰苦的岗位,为我国石油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辉煌业绩。面对新使命、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激发忠贞报国的民族情怀,不断践行党旗下的昭昭誓言,于己无愧于心、于党忠诚可鉴,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用奋斗之力量,助推民族之兴旺,以个人之梦想,实现家国之富强。
敢于先、勇于新,生命不息、创新不止。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陈俊武从20多岁就开始搞创新,几乎没有一天停歇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又洞察能源格局发展大势,将目光转向国家石油替代战略研究,指导完成了甲醇制烯烃技术工程放大及工业化推广应用,为我国煤炭资源深度转化利用开辟了全新技术路线。俗话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进入新时代,深入推进改革发展面临着不少新课题、新任务,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用创新观念和思维看待和推动工作,凡事思变,凡事向前看,不断探索新途径,完善新思路,总结新经验,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努力做到主动发展、创新发展。
简于形、淡于名,默默奉献、淡泊名利。陈俊武曾说,“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作为一名有着63年党龄的老党员,陈俊武谢绝了配秘书、坐专车的专家待遇,在交通费、住宿费上精打细算。然而在培养新人上,却十分大方,他牵头在郑州大学建立院士工作站,每月坚持从洛阳到郑州授课,吃住行自费,却分文不取报酬,还把奖金和积蓄捐给公司幼儿园、优秀民办教师和贫困学生。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榜样是最鲜活的价值观。广大共产党员要向老党员陈俊武那般,始终牢记宗旨意识,找准工作定位,主动融入大局,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事业无限热爱,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难而怕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情怀,勇挑重担、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1017/1062898.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山东诸城市委组织部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