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催化剂”

数字化转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催化剂”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信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互联网等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全球服务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发展,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专门强调:要顺应技术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的趋势,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制造业服务化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发达国家逐渐将经济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调整,推动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投资重点也从生产环节向上下游转移。通过增加在研发、市场环节的投入,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以及获利能力。进入21世纪后,数字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信息传递与互联互通,互联网从促进人与人、人与物沟通发展到物与物进行沟通交流的全新阶段。基于数字化连接,用户能够直接参与到生产环节中,“用户满意度”最终决定了产品价值的变现。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活动,而是将业务向产业链全流程进行延伸,扩大服务供给。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响应能力和服务效率,服务化也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发布《世界贸易数据回顾2019》,自2008年以来,全球商业服务出口价值增长46%,年均增长3.9%,2018年全球商业服务贸易增长7.7%,其中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占比15%,中国出口增长17%,成为商业服务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2012年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到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都将制造业服务化作为战略核心。根据《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蓝皮书》,在发达的制造业市场上,生产环节所创造的价值仅占总价值的1/3,针对产品使用而提供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占到2/3。以上数据表明,在绩效上,服务创新的价值丝毫不亚于技术创新,服务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仍未到位、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能不足并存的情况下,聚焦制造业服务化,从根本上改善供给体系的质量,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化转型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了新模式

数字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更好地顺应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需求,使得各个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趋势日益凸显,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数字化转型给制造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了新模式。

企业与用户之间建立数字连接,形成“数据穿透”,实现用户需求透明化、用户认知数据化、业务流程可追踪。用户的深度参与增强了企业洞察需求和敏捷反应的能力,大规模批量生产模式被个性化批量定制模式所替代,精细化制造和信息化管理成为主流。定制不仅能显示产品质量,还彰显了企业的实力。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向能够高效创造用户价值的领域集中,推动企业和产品的优胜劣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各类创新,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需的有机衔接。

企业发展数字化业务,赋能智能化生产,实现“信息流、控制流、知识流、价值流”的协同优化。通过数据挖掘和技术分析,及时发现流程漏洞,减少资源浪费,消除低效环节,为业务优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在于开放、共享,只有让数据在价值链条上流动起来才能够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数据共享促进价值链整合,加快要素流通,有效盘活闲置资源,强化价值创造,组织分工更加明确合理,协调更加有力。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建立数据共享网络,无疑对提高组织效率、降低业务成本具有更大的价值。

随着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拉动作用不断减弱,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形态,成为创新的新引擎。除了业务赋能,数据在驱动创新中也充当重要角色。大数据模型构建精准用户画像,明确创新方向,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促进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全面激发创新潜能。在资源要素驱动乏力、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消费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数字技术为实现创新驱动提供了新动力。以技术快速迭代演进为特征的微创新成为新的创新范式,其中数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数字化转型“催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45369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6.1%,成为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数字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有助于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注重创新驱动,积极参与全球合作。新一轮科技革命将重构全球价值链,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模式将成为未来影响全球经济走势的主导力量。我国应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参与全球数字技术标准和市场规则制定,优化配置全球资源,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振兴实体经济需要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创造协同效应。健全产业激励机制,探索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机制,培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生态,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更广、更深、更快融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对数据垄断的监视,禁止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尽快推出数字化转型相关标准,推进数据流通、数据共享、数据治理,保障重要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

落实数字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落实数字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已成为全球共识。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产业从工业化向数字化过渡的必要条件,要着力提高互联网普及率,通过人机物的广泛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连接,提高供给端与需求端的连接效率。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推动网络应用从虚拟到实体、从生活到生产的跨越,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关键技术。围绕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深入剖析产业发展痛点,推进技术应用落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