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遇

【视点】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遇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前者为主的对立统一关系。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化。一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借鉴、吸收、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

111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前者为主的对立统一关系。要实现对于这一关系的具体的科学把握。

如果只承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统一性的一面,而不承认二者对立性的一面,也是错误的。

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明确指出:

11111111

承继,就是要综合、要统一,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经过分析、挑拣、改造,把它综合到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来,统一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去。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该抛弃的坚决抛弃。继承、吸收,必须以可供今用为标准。

比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干群平等、父子平等、夫妻平等的时代,这些东西已经完全失去存在的依据。

二是要把握儒学的历史嬗变。

只有把儒学嬗变的历史搞清楚,我们才能在批判地继承时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如孔子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到了孟子那里,位置便倒了过来,变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三是要历史地看待不同时代对于儒学的不同态度。

儒学是一种入世性很强的学说。既然入世,不同时代的世人总要对它作出不同的解读,怎样来看待这些现象呢?

列宁告诉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四是要在转化上下工夫。

儒学的精华与糟粕是一个整体,彼此融合,不可以简单地进行扒堆式的处理。对于它的区分和取舍,只能在适应时代需要的前提下,依靠人们的能动思维来完成。

嗯

22222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在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亿万人民群众改造中国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中,被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确定性。它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任凭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绝不发生任何信仰和理想信念的动摇。

二是开放性。它总是在指导中国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不断地继承与丰富。

确定性与开放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离开确定性,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离开开放性,离开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就不成其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从文化的角度看,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在纷纭缭乱的思潮中选择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他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毛泽东,早在韶山私塾中就熟读五经之一的《礼记》,青年时代曾推崇康有为,深受其《大同书》的影响,由此产生追求大同社会的志向,这是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文化动因。而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这种空想性质的志向就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成为合乎规律性、具有实践性的理想。

在马克思主义为实现大同社会提供科学基础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也被赋予“世界大同”这样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在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的关键阶段,习近平从《大方广佛华严经》和老子《道德经》中吸取营养,把“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和“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熔铸在一起,进而提炼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警言,以告诫全党毋忘自我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z

 

参考文献:《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责编:马中豪

校对:叶其英

审核:周艳

监审:赵冠霞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