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137593981_15417273496791n

郝冲(左)在采访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 图片为演讲者个人提供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看惯了青山绿水,我对沙漠有着强烈的好奇。

两年前,我来到榆林,成为一名记者。这里蓝天白云、林木葱茏。是什么让这片茫茫大漠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塞上明珠?我找到的第一个答案是她。

她叫牛玉琴。1985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刚一出台,她就和丈夫张家旺承包了万亩荒沙开始植树造林。刚栽下的树苗被风吹得连根拔起,没有路就驴驮人扛,夫妻二人常常是吃一口窝头咽一嘴沙。经过四年努力,造林初见成效,丈夫却积劳成疾,永远离开了她。从痛苦中站起来的牛玉琴,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在沙海边缘植树800多万棵,造林11万亩,将丈夫生前画下的造林图扩大了近七倍。

全国劳模张应龙就是我找到的第二个答案。

初见张应龙时,他文质彬彬,不时向我讲起国际环保动态、沙漠植物开发等话题,这和我心中治沙人的传统形象完全不符。他辞掉北京年薪30多万元的工作,卖掉房子,将自己全部的积蓄500多万元全部投入治沙。一路走来,张应龙不仅从一个林业外行成长为治沙专家,而且发展林业经济,办起了林果加工厂。如今,仅长柄扁桃的深加工,每年就可创造产值3亿元,带动5000个农户参与林木产业。在他手中人人厌恶的黄沙已经蜕变成脱贫致富的金沙。

寻找答案的路上,我收获的还有感动。

治沙英雄石光银,唯一的儿子在拉树苗途中因车祸遇难,而那天是植树节。种了一辈子树,把植树节当成过年一样的石光银没想到在这一天失去了挚爱的儿子。巨大的悲痛没有压垮这条铮铮铁汉,儿子下葬后的第二天,他就出现在造林工地上。

牛玉琴、石光银、张应龙,曾经我认为他们就是我找到的答案。牛玉琴却告诉我,没有联产承包,毛乌素仍是荒沙一片。石光银说,没有体制改革,就没有我的治沙公司,就没有我石光银的今天。张应龙也告诉我,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土地承包到期后可以再延续30年,让他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更加坚定了他的治沙信念。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承包治沙的改革春风吹绿了茫茫沙漠,执着坚守的治沙精神再造了片片绿洲。40年来,榆林沙区群众的年人均收入由不到300元增加到了2万元,森林覆盖率由0.9%提升到33%。这片绿色,成为祖国西北地区的绿色长城,牢牢守住了风沙南侵东进的脚步。

曾经饱受风沙之苦的榆林人已经把植树节当成最重要的节日。树活了,沙退了,人富了。榆林的治沙造林只是我国生态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今天,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画卷正在铺展开来。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