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压力下,怎样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疫情压力下,怎样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整个社会的节奏。疫情当前,对于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尚未稳固的业务可能要经历一场“生死劫”;对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可能要重新考虑是否在特殊时期迈出这更加艰难的第一步;对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们来说,如何快速适应变化中的新形势、做好双创指导,已然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

市场经济的公平在于市场不会因为创业者的特殊身份而对创业企业区别对待。这相当于给各方面积累不足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融入市场增加了更大的困难。

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突出困难

那么,疫情之下,除了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现金荒”“用工荒”“原料荒”“物流荒”等压力之外,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哪些突出的困难呢?

 第一,获得科学有效的指导更加困难。1月末,受疫情影响,各地高等学校适当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并要求学生不要提前返校。这样,一部分一直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不得不暂缓自己的创业项目;另一部分已经开始创业的学生,则面临着终止创业项目的可能。

面对疫情,很多高校对学校的专业课已经推出了线上课程,指导学生在线学习;对学生就业工作,也做出了相应的筹备和安排;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鲜有线上辅导,准备不足。部分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大学生创业者对学校的实验室、器材等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有依赖,加上创新创业指导老师还不具备远程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经验和能力,很多项目不得不终止在萌芽中。

第二,开启融资的第一步更加困难。面对疫情,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积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中尤为凸显,“活下来”成了企业的头号目标。对于那些正准备开始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拿到创业的第一桶金也更加困难。因为突然到来的疫情,让投资人尝试性投资骤减,投资项目的选择更加慎重,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信心尤为不足,许多大学生创业的商业计划书不得不变成“一纸空文”,根本没有获得路演的机会。

第三,低门槛创业项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学生创业者初次创业选择的项目往往技术含量不高、集中在生活消费层面。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参与高科技产业发展、国家工业化建设、国防建设等高层次的创业内容仍然很少。在疫情之下,重新寻求出路的中小企业主,首先抢占的就是门槛较低的生活消费层次市场。这类创业类项目竞争会逐渐白热化,对缺乏市场经验的大学生创业者造成更大的冲击。

第四,创新创业内生动力更加不足。笔者在对一些创业指导老师的访谈中了解到,面对疫情的重压,有些原本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正在打退堂鼓。大学生对于突如其来的灾难下如何开始创业尚未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疫情的制约性影响还无法准确预估。面对市场竞争重压、融资重压和各方面支持不足,有些大学生原本的创业热情已打消了大半;还有些原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改变了他们的选择,决定短期内先以就业为目标,将来如果有机会再创业。

高质量引导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目前,政府正在下大力气关心和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和开工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台了各项涉及税费、信贷、物流等多方面的支持政策。那么,疫情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重困难,教育部门能够做哪些引导和扶持呢?

第一,加快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目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大学生创业压力要倒逼教育部门提升对大学生双创的指导能力,其中首要的当属对双创导师队伍能力的提升。双创导师队伍目前水平良莠不齐的问题在危机下更加凸显,常规双创教育的内容显然已经不足以应对突发疫情下的创业形势。教育部门应该加快培养和吸纳能够在新形势下快速学习、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双创导师,鼓励双创导师们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指导,确保双创指导工作标准不降低、指导不停顿。鼓励双创导师深入一线了解大学生创业者在疫情下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创业企业面对疫情如何开展复工或半复工、如何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如何维系有可能流失的客户、如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如何收缩撤并业务内容、如何管理员工岗位等等。在危机下给予大学生创业者及时有效的指导。

第二,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学生双创平台。目前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各类平台有很多,但大多数以发布创新创业政策文件、创业新闻、赛事信息等为主,无法满足学生在疫情突发时期线上寻求支持扶助的需求,更无法在线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扶助。在疫情发生以后,大部分双创平台处于停滞状态。教育部门应该加快打造具有权威性、实效性、可用性的大学生双创平台。从尽快牵头整合高校、社会机构、企业、投资人等资源入手,为高校与社会资源对接、大学生创业与投资方、供应链等对接提供便利。要在线精准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需要集指导、扶助、互动等功能为一体,引入市场化竞争模式、充分激发创业者和投资人的主观能动性。短期,先引导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不间断创业筹备、扶助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渡过难关;逐步打造能落地政策、能推广项目、能吸引投资的新平台。

第三,加大力度鼓励基于专业的师生共创项目。对大学生双创项目开展优化选择,鼓励大学生基于重点专业学科、高水平专业群开展创新创业。对基于科研成果、教学成果或者其他专业学科成果的师生共建项目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和奖励。对门槛低、技术含量低、社会价值低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减少扶助或设定适当扶助时限。坚决杜绝“盆景式”“喂奶式”创新创业项目。要鼓励师生结合专业观察、发现有针对性的创业机会,共同开展高水平、高层次创新创业,真正促进大学生双创以独立赢得市场化竞争为目标,建立“断奶”机制。

第四,不盲目鼓励大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双创风险意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不能急于求成,对于疫情下确实不能开展创业的学生,不盲目鼓励他们创业;对受疫情影响不得不终止创业的学生,做好相关的支持和心理疏导;宽容对待大学生的个人发展选择,完善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试错机制。疫情之下教育部门可以适当取消或减少高校各项评审工作中对大学生创业相关指标的要求,实事求是、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减轻高校“为评而创”的压力。各高校创业导师在疫情下及时引导大学生提高创业风险意识、学习创业风险评估方法,引导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了解创业企业如何在危机中获得税收优惠、用工补贴、运营补贴和融资帮扶方面的信息。

疫情对于大学生双创工作来说,既是灾祸、也是“试金石”。双创工作在疫情的考验下,暴露出很多问题,也留下了巨大的进步空间。相信教育工作者也能与全国各行各业的战疫工作者一道奋进,引导和扶助大学生在双创中交出自己应有的答卷。

(作者:赵思铭,系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讲师)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