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与媒体转型融合

摘要: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体行业造成冲击,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问题。传统媒体要进入到互联网行业,首先应选择与自身要素禀赋接近,能够发挥出比较优势的行业进入,再逐步改变自身禀赋结构,等到形成与互联网行业相比具有比较优势的禀赋结构后,再同互联网行业进行竞争,这样转型融合成功的概率更高。

随着互联网行业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一个命题,也愈发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我们主要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媒体转型融合战略的发展思路。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先看比较优势总体上的发展。

一、经济发展要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相契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往往会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归因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但全球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有很多,为什么像中国一样维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国家是少数?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不管出于有意还是无意,我们选择了一条与中国禀赋资源比较优势相契合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多争取了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早期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纷纷选择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为什么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在有的国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挫折?发展重工业要有技术、资金、人才,关键还得有市场,不然生产出来的汽车卖不掉也是不行的。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历了或正处在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家,往往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既没有人才也没有市场。这个时候我们又希望发展重工业,要怎么办呢?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办法是出口一些自然资源,从农业“剪刀差”那里获得一点资金。没有人才和技术,一方面我们自己培养人才,把有限的人才统筹使用,进行技术攻关;另一方面争取一些国外的技术。没有市场,我们往往通过相对较高的贸易关税壁垒在国内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但是这种办法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很难奏效。我们好不容易形成了国内相对封闭的市场,融入全球体系后,就会发现我们的市场和我们所生产出的有限产品很难在重工业条件下具有全球竞争力,或者说真正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及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很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早期发展中国家虽然在重工业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依然没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在没有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的情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个发展道路的选择跟比较优势是存在内生矛盾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一方面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另一方面有意无意地选择了一条和国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相契合的经济发展道路。我们虽然没有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但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有劳动力。当时我们拥有的劳动力资源几乎是全球最丰富的,人口数量大,并且年龄相对都比较年轻,所以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通过“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重点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包括纺织业等轻工业产业。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路线可以招商引资,对专业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度都不高,从前没有市场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通过改革开放、加入WTO和融入全球贸易体系,我们找到了一个全球的市场。

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通过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获得了经济增长,现在我们首倡亚投行、金砖国家银行等,这固然是国家发展战略方面的考虑,但从禀赋资源和比较优势的角度来说,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让我们培养、积累了人才,并通过国际贸易出口使我们获得了一部分资金。现在资金特别是国际货币的资金,在中国就不像以前那么稀缺了。也就是说,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值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我们的劳动力丰富,如今劳动力没有以前那么丰富了;原来人才非常稀缺,现在人才和以前比也没有这么稀缺了。这个时候我们不仅对外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也对外输出一些资金、技术和人才。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成立亚投行、金砖国家银行与我们国家现在的比较优势也是符合的。所以,经济发展路线要与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相契合,我们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批评的人看到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获得的诺奖数量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一些重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技术领域,我们取得的突破相对较少。但是能不能仅凭这些就说我们的教育不成功或者失败呢?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各方面条件比较差,党和政府仍然很重视教育事业,致力于推动扫盲,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从不具有识字能力转变为具有识字能力。扫盲之后,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选择了大众的教育发展路线,而不是精英的教育发展路线。经过短短几十年,我们基本上扫清了文盲,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印度的精英学生和专家数量可能并不比中国差,但仍然存在大批的文盲。在大众教育的路线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教育奇迹。

现在我们国家有的地方开始探索十二年制的义务教育,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教育的发展路线也是与比较优势相吻合的。过去几十年来,我们走的是劳动力密集型经济增长路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随着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我们开始构建高精尖技术体系,教育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仅仅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还要培养优秀人才和一流专家,包括在基础科学领域能够取得原创性突破的专家。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过去40多年的教育是失败的,判断一个国家的教育成功与否,要看其教育发展路线是否与经济发展路线和国家的禀赋资源相匹配。

网上很多人说我们几乎拥有全球最强的基建能力,我们的一些重大工程被很多国家的老百姓称之为奇迹。中国为什么基建能力比较强呢?走劳动力密集型增长就要大进大出,我们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大量原材料要进来,大量产品要出去,为了把原材料加工成产品,节约运输成本,我们的劳动力资源从中西部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每年到了春节的时候,这些劳动力又要从东南沿海流回到中西部。要想支撑这么大规模的人和物的流动,必须要有路有桥,有基础设施。有句口号叫“要想富先修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修桥、修铁路、修高速公路、修机场,在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所以说我们基建能力比较强也是跟经济增长路线和禀赋资源比较优势相匹配的。

大到国家经济、教育、建设发展是这样,小到一个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首先要选择和自己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相契合的发展路线。如果在该领域不具备比较优势,却一定要朝这个领域发展,往往可能碰壁。猛张飞干不出绣花的活,就是这个道理。张飞擅长的是上阵杀敌,非要让他变成一个绣花的,结果可想而知。

连续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互联网+”的发展战略,比如阿里发展了互联网金融,滴滴发展了互联网+出租车等。以前有玩笑说网易要进入养猪业,但实际上很少有互联网公司真正进入到畜牧业,也很少看到有互联网公司真正进入到制造业,这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的发展也是遵循比较优势的。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制造业是发展程度最高、竞争程度最激烈的行业,或者说是一片红海,而互联网公司进入制造业并没有比较优势。互联网公司最喜欢进入的是哪些行业?出租车、金融业、物流快递等,也包括媒体行业。大家会发现,互联网公司进入的行业都具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在过去相对比较封闭,或者说是面临管制的程度比较高的行业。这类行业跟传统的行业相比,互联网在市场中所培育和形成的市场竞争力就取得了比较强的竞争优势。所以说互联网公司进入哪些行业和不进入哪些行业,也是按照比较优势进行选择的。

我们说要发展新媒体,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就要思考媒体的比较优势,特别是跟互联网公司相比,媒体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实际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虽然都有“媒体”两个字,但二者的比较优势完全不同,其差别可能比传统媒体与地产、学校的差距还大。换句话说,传统媒体的比较优势跟地产和学校有所相像,跟互联网公司反而不像,传统媒体在互联网领域里没有禀赋资源比较优势,因此要往这个领域发展就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媒体转型融合发展要总结和借鉴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稳定、高速、持续的发展经验,选择一个与其比较优势相匹配的发展路线。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