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与现代的交相辉映

古典与现代的交相辉映

杨清茨的诗集《玉清茨》,鲜明体现了“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交相辉映。她的诗作与她的书画一样,首先让人感受到的是清雅、脱俗的气韵,扑面而来又似曾相识。其中一些元素在古典诗歌中非常普遍,已经进入中国文化“基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美轮美奂而看起来似乎又距离当今越来越远,被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所遗忘。杨清茨诗歌的古典特质从她一些诗歌的题目中便可看出:《春暮在繁华中荒芜》《春盼,是满眼杏花天影》《西风休遣故里情》《江南的故乡,在灵魂里闪亮》《长安离歌》等。她的诗句诸如“千万只白鹤从天而降/银色吞满,有神在栽种玉树”(《立春·初雪》),“借流萤一盏明灯/打听西厢的心事/怨蝶将归期梳进秋妆/花好,月圆,是残云后的金风玉露一相逢”(《天使——海上升明月》)……无论是意象、表达方式,还是格调、韵致,都能够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或文化“乡愁”,能够在瞬间连接到一条宽阔、悠远的艺术长河。这当然仅是就她的新诗创作而言的,她的古体诗体现得更为明显。

古典、传统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更多的是“古为今用”。杨清茨的创作并不是奉古典为圭臬、以传统为旨归的,她的出发点是当今现实,其目的也是解决现代问题,她的诗同样体现着现代性,是现代人用现代汉语、现代表达方式书写的现代诗。众所周知,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其词汇、语法、句式等均已发生重大的迁移,诗歌的表达方式、艺术技法、美学范式等也已不可同日而语,在当今时代去写那种标准的“古诗”一方面已经不太现实,另一方面意义也不大。杨清茨的诗“化古”而不“泥古”,更不是为了“复古”,就书写内容来看,她不仅长于书写自然风物等古典意象,而且高铁、《延禧攻略》、手机、球迷、世界杯等也进入她的诗歌视域,颇为生动、灵动,具有现代感和现实感。杨清茨的诗所呈现的是一种典雅、优美、更具弹性和活力的现代汉语。在当今已经由于过度消费化、功利化而使得日常语言变得有些贫乏的情况下,杨清茨的语言探索无疑是有启发性的,它是现代的,又是有根的,它拓展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恢复、接续了其优雅、端方的传统气韵。

杨清茨的创作可以启发我们多方面的思考。处身当今这样一个急剧变革、一日千里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已不断走向多元化。在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观念里,似乎传统已成了沉重的负担。在我看来,这种观念总的来说是不能成立的。传统并不仅仅与过去相联系,它具有共通性,更大程度上是人类经验、智慧、文明的结晶,显而易见,唐诗宋词并不仅仅属于古代的中国,它同样属于现代的中国,也是属于全世界。实际上,传统并不是负累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是值得认真对待、学习借鉴的,“传统”可能恰恰包含了解决现代问题的良方。而另一方面,传统与现代也不应截然对立,传统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丰富和发展的,它是向前奔涌的河流。就现代来讲,它也是来源于传统、受传统所滋养的,如果截断了传统的给养,现代也是走不远的。就中国当前的文化发展来看,传统与现代的两个层面其实都是需要加强的,一方面,传统的很多东西被有意无意地丢弃了,很多精髓需要认真去学习、去发扬;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确实需要更快地进行现代转型,需要更为开放、丰富,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传统与现代应该是互为映照、互相成全、携手向前的关系。

杨清茨的诗歌创作达成了古典与现代之间较好的结合。她诗歌主要的面向是古典的,但又是立足于现代、包含了现代的古典。她的诗是现代的,但又是包含了古典的现代,是有根的,有源头活水的,因而也是具有生命力的。她的诗歌当然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风格和题材还显得有些单一,有时过于精致,不够驳杂和开阔;有的作品在表达方式和艺术处理上还有些表面,还可更深入;有的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的独创性方面还可加强,等等,这些都是杨清茨创作可以进一步着力之处。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