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许正中:化“疫”为“翼”,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向好(3)

在实业界,新冠肺炎疫情危及了全球的供应链。《财富》1000强企业中有94%经历了新冠病毒带来的供应链中断,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遭到了破坏,进而造成全球供应链长期错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最新的非制造业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从2020年1月份的54.1%暴跌到29.6%,反应出限制人口流动、隔离等措施对服务业也造成了强烈冲击,市场低迷成为新的常态。摩根大通公布的今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47.2%,已创下11年来的新低。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国家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出口”一马当先。中国有巨大的出口生产力,进出口贸易额4万多亿美元,其中2万4千亿美元是出口。现在国外大量订单都丢了,能生产的往往是去年年底的订单,一季度订单断崖式下跌,二季度有的出口导向的企业就停顿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就需要一个大的转型,从出口转向内销,从依靠“进出口”这驾马车转向依靠“消费”这驾马车,激活国内市场成为当务之急。

在经济运行方面,刚才我们谈到了疫情、油价、股市和供应链的影响。在全球经济治理框架方面,20国集团丧失了领导力,出现了权力真空。疫情期间的20国集团会议主要探讨的还是如何防止疫情扩散、形成全球抗疫命运共同体,还没有转移到复工、复产和大家的情感怎么复原这些现在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上。

刚才主要谈了外部的环境,下面我讲一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层面

1.撕裂了中国制造业产业链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和国际完全融合。比如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不仅没有降低还略有增加,虽然进出口的平衡在,但还是有巨大的负面影响。过去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进出口国,现在东盟成为中国进出口地区,很多产业向东盟转移的速度远远超过预期。

2.社会服务业大面积停业

这一点在文旅产业、餐饮服务业表现尤甚。服务业占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中国的服务业已经开始转型,但工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方兴未艾,数量很少,占据主体的还是传统的文化、旅游、餐饮。特别是餐饮业,有的资金链已经被完全压断。

3.投资下降

第一季度投资的增长率为负的20%,增速大大降低。

4.财政收入下降

多个省份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湖北省,财政降幅超过了47%,不仅是改革开放40多年,这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也是少有的。将近20个省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财政收入的负增长,特别是税收方面的增长,我们要怎么看?后面我还要谈。

5.疫情控制常态化让复工、复产、复学压力加大

现在高三开始复学,大部分中、小学,包括大学、研究生教育仍在采取线上授课,本学期能否顺利开学还是未知数。

6.失业率攀升

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由2019年12月份的4.9%,上升到2020年2月份的6.2%,现在可能更多。为什么呢?刚才我们说产业链断了,即使复工、复产,需要的劳动力也没之前那么多了,所以说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会非常巨大。

(二)微观经济层面

1.大量小微企业经营困难,面临倒闭危险

假如没有政府的救市,可能大部分小微企业都很难渡过难关。

2.外向型企业承压巨大,有大批大面积倒闭的可能

3.用工荒蔓延

大部分人的流动受到了控制,到了外地需进行核酸检查、隔离等措施导致了用工荒。

4.企业的负担加重

疫情期间企业停业,社保、工资照发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成本。据国内知名餐饮连锁企业西贝的董事长介绍,人工综合成本在企业成本结构中占大约1/3,企业承担的房租刚性支出及各类零售餐饮企业为春节放假储备的物资也占有着资金。资金的利息财务支出也导致了企业成本负担加大,对现金流紧张的小微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总述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疫情在中国大面积暴发,我们采取了断然措施,在几个月内把它有效控制住了。但是许多其他国家一开始没有听WHO的劝告,措施不力、组织不力,致使疫情扩散蔓延,又引发了石油价格战和股灾。这就导致我们虽然解决了国内问题,但又得进入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新的防控局面。本来不管是从宏观经济层面还是微观经济层面,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都已经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地步,现在这种危险状态持续的时间又被拉得很长,这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