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三种关系” 加快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正确把握“三种关系” 加快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面胜利,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中国在前进道路上风雨兼程,前景十分光明,然而各种风险挑战也如影随形,须臾不容忽视。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党和人民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斗争需要伟大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把科学理论转化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社会实践和强大物质力量,加快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刻不容缓。

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历史和现实已反复证明,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党和人民都要蒙受巨大损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充分发挥其作为改造世界思想武器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现实需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孜孜不倦探索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毛泽东同志提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明确方向和具体方法,大大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进行了艰辛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来源于伟大实践和伟大人民的伟大思想,系统而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不断前进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加快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将激励全体人民持续艰苦奋斗,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

加快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正确把握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它既是为了人民的理论,也是最依靠人民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彻底地、完全地为了人民的理论,所以实现大众化是其必然要求,必须让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造现实世界,最终赢得自身解放,这一关系被列宁用“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一针见血地概括出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超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发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真理并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去创造新的人类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经久不衰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不断教育人民群众、动员人民群众、掌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过程中才能完成其历史使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去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充分彰显了其鲜明的人民性理论品格。加快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既坚守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解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人民群众从事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使其成为人民群众最厉害的思想武器;同时也必须牢牢抓住依靠人民这个根本途径,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学习、传播、践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能动主体,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外化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

加快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正确把握内容科学性和形式多样性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不同于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直观描述,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内在严密逻辑的高度抽象化和概括化的科学理论,一些专业术语和政治话语,并不容易被普通人民群众直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深刻性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得懂、觉得好、用得上。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文艺工作时曾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毛泽东同志对文艺工作大众化的指示,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明确了努力方向,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用广大中国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用大众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出来,比如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表达绿色发展理念、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讲国家发展道路选择问题、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来强调人民主体地位等,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树立了光辉典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化和拓展了党和人民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教育和宣传工作者首先要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其理论精髓及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社会重大现实问题背后的理论逻辑,学会理性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思想感情上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认真学习和掌握不同人民群众群体的语言风格和思想特点,尤其是全媒体时代人民群众语言风格的发展变化特点,不断提升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话语、理论话语、科学方法转化成百姓话语、生活话语、网络话语的能力,努力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当代马克思主义实现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扬正气的蓬勃发展态势。

加快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正确把握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现实利益问题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它不仅要解决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思想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指导人们改造世界解决现实利益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牢牢把握实践性这一显著特征,始终坚持解决人民群众思想认识问题和满足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问题相统一原则。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主义在多大程度上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需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现实利益需求的伟大实践中,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生动解答了人民群众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问题。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中国抗疫、脱贫攻坚、美丽中国等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故事和发展成就,着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对人民利益的关注和重视讲清楚,让人民群众深刻感悟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力量和无穷魅力,让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而然“飞入寻常百姓家”,“润物细无声”一般滋润人民心田!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80384700。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