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孙冬虎:北京地名的国都气派与历史文化价值(14)

(三)地名是社会生活的写照

地名反映了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从多个侧面展示了北京城乡的发展过程和社会风貌,以及社会精神形态、审美趋向的变化。审美趋向的变化就是说人们对于某些地名的字眼用词开始在意了,所以要在迁就语音的情况下,找一个别的字来替换。

1.四牌楼

103

上图为《唐土名胜图会》中的四牌楼。早年北京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后来就变成了当地的地名。成为地名,“牌楼”二字就省略了,变成了东四、西四、东单和西单。在东四、西四、东单、西单的基础上,又派生出各种道路的名字、周边建筑的名字,表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2.南苑村落

104

上图为北京南苑的村落,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用词都非常文雅,如吉庆庄、有余庄、万聚庄、大有庄、玉善庄、德茂庄等,这一片村落这是过去的皇家园林,在清朝末年宣统年间和民国时期,被迅速开垦成了农田。这个时候能够买得起地的大多是京城的官员,他们雇佣山东和直隶的农民替他们种地,因此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村落。这个是怎么命名的呢?有的是取他的买卖铺户的名字,还有的为了表现一种美好的愿望,所以用了比较美好的词汇。这样一来,这个地方也形成了以语词文雅为基本特点的地名区。

3.山西移民村落

106

如上图所示,此处是山西移民所建立的村落,在大兴区采育镇。采育镇在凤河两岸,沁水营、长子营、河津营、潞城营、北蒲州营、解州营、霍州营、孝义营等地,都是以山西的州县的名字来命名的。看到这些名字我们自然就会想到,这里应该是明朝永乐年间当北京成为首都后,山西的移民到这个地方建立的村子,他们以自己家乡的名字作为村子的专名,体现了这些背井离乡的人对家乡的怀念。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