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是贯穿于这一思想之中的目的追求与价值取向。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把握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这一重要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和方面,在根本方向、根本立场、根本动力、根本保障、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根本保证、根本方法等诸多方面,都以其创造性的理论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是贯穿于这一思想之中的目的追求与价值取向。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这里,我主要讲一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的总体目标、价值取向、价值立场、评价标准、实现路径等问题。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价值目标

价值是客观事物及其属性与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效用关系。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的客观事物是价值客体;对于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进行认知、评价、选择、创造、享有的人,是价值主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有利于主体生存发展的这种好的、善的、有益的、积极的效用关系,就是价值。

马克思主义主张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从人类能动创造的实践中,认识价值的生成和价值的本质问题。其一,价值根源于价值客体。客观事物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人能够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其二,价值取决于价值主体。外界物及其属性是客观的,但这些属性还不是价值,只有为主体所需要,被主体所改造和利用,才能形成价值关系,才能产生价值。其三,价值实现于社会实践。人与外界物的关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与动物不同,他不是被动地、单纯地从外界物中获取生活资料,而是要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客观事物及其属性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可能性,但要将这种可能的价值属性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属性,要靠实践活动的改造。人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事物,既满足了现实的需要,又形成了新的需要,并在这些新的需要的驱动下,从事新的实践,创造新的价值。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影响人们的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创造、价值享有,规范人们的思想与活动,引导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价值观系统中,有长远的价值目标,也有当前的价值目标;有总体性的价值目标,也有具体的价值目标。总体价值目标统领具体价值目标,具体价值目标体现、承载总体价值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对于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我说过,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统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共性、普遍性,中国特色是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规定着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体现着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没有社会主义的共性,背离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共同价值,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共同价值,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否则,就走不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就不能在中国落地生根。

对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艰辛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实行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价值目标,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