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谢保成:《贞观政要》与“贞观之治”(3)

3.君臣共治

《贞观政要》卷一第二篇是《政体》,在封建社会里,政体实际上是官僚体制问题,包含君臣关系和臣僚与臣僚之间的关系。《贞观政要》卷二的《任贤》《求谏》《纳谏》和卷三的《君臣鉴戒》《择官》也是讲政体;卷四的《规谏太子》讲接班人的问题,实际上也属于政体问题。

《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记载,贞观二年,唐太宗与群臣通过探讨西晋末年和隋末的皇帝都因拒谏、臣下不敢谏导致灭亡,得出了国家要存续,须得君要明、臣要直的结论。唐太宗说:“朕今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公等各宜务尽忠谠,匡救朕恶,终不以直言忤意,辄相责怒。”这种君臣共治的理念是他虚心纳谏,魏征等诤臣敢于直谏的思想基础。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记载,贞观四年,唐太宗与群臣探讨隋文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宗问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飧而食,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大臣们普遍认为隋文帝勤劳思政,从上午上班一直工作到下午天快黑,就连吃午饭都是把膳食叫到办公的地方吃。唐太宗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勤政是因为他的天下是篡取来的,不是自己打下来的,他担心别人也会如法炮制篡取他的天下,因此不管大事小事都要亲自过问。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他怎么说大臣们就怎么干的局面。然而天下那么大,政事那么多,时势随时在变化,一人独断怎么能行呢?应该由宰相筹划,大家一起商量,稳妥之后再实行。这也是君臣共治思想的体现。

卷二中有一篇标题叫“求谏”,唐太宗之所以向大臣们求谏,采纳他们提出的好的意见,甚至希望大臣敢于直谏顶撞他,就是因为他具有君臣共治的思想理念,明白大家商量着做事可以减少差错。

《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里提到了唐太宗行政班子中的八个人,分别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李靖、徐懋功、温彦博、虞世南、马周。这八个人中,只有房、杜两人算是他的死党。剩下的六人中,魏征、王珪原来是太子李建成的手下;李靖和徐懋功两位武将一个是隋朝的旧臣,一个参加过瓦岗寨起义;虞世南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隋朝任职;马周是从民间提拔上来的布衣宰相。这样的八个人能在一起共事肯定不是因为效忠唐太宗本人,一定是为了唐代的兴盛。这个班子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意见的人,但彼此间非常和谐。一次聚会,大家都很高兴,唐太宗让王珪评价在场的其他大臣。王珪说:“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包括唐太宗在内,大家都认为王珪的评价非常准确、中肯。这说明唐太宗行政班子的成员对彼此非常了解,整个班子相处得很融洽,形成了君臣共治的局面。

《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记载,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唐太宗认为“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的成果是公卿共同努力的结果,说明君臣共治的思想至少贯穿了贞观时期的前期和中期。

贞观时期设立中书省和门下省,规定中书出令门下可以反驳,就是为了防止执政时出现错误。从这一设置我们可以看出,贞观时期臣子间有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无论是谁提出的事情,唐太宗都支持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理性讨论,但绝不可意气用事,或碍于私人情面对问题有所隐瞒。只要臣子各尽至公,敢于直谏直奏,唐太宗就不会把他们的言论作为妄议朝政,安上有污圣旨的罪名。他要求各个官员和部门不能只知道转发圣旨,因为光是发公文的话谁都可以胜任。选官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代表百姓提意见,为民执政。

君臣共治思想与先存百姓思想相辅相成。唐太宗担心刺史和县令不能勘养百姓,为了解除顾虑,他把刺史和县令的名字及事迹挂在寝殿旁,看谁有值得推广的善政,应该得到提拔。

4.慎终如始

《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记载,贞观五年,天下初治时,唐太宗就提出过须常思始终:“然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贞观十一年,魏征上《谏太宗十思疏》,也都是围绕着如何做到善始慎终的问题。

在贞观时期的前中期,唐太宗较好地贯彻了他的四个政治理念。但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他的宰相班子和理政思想也出现了变化。吴兢认为,唐太宗虽然终不如初始,但仍是一位善始善终的皇帝。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