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谢保成:《贞观政要》与“贞观之治”(4)

(二)其余几卷的具体内容

《贞观政要》第五卷共五篇,分别为《论仁义》《论忠义》《论孝友》《论公平》《论诚信》。第六卷共九篇,分别为《论俭约》《论谦让》《论仁恻》《论慎所好》《论慎言语》《论杜谗邪》《论悔过》《论奢纵》《论贪鄙》。把俭约、谦让排在前面,将奢纵、贪鄙放在最后,从这个排列顺序我们可以看出吴兢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这两卷主要讲以德治国。唐太宗、魏征、房玄龄等人多次强调,仁义是立国之本。他们还将司法公平与诚信联系在一起,倡导“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贞观元年,长孙无忌被太宗召见,情急之下未解佩刀入宫,出门时才被监门校尉发现。宰相封德彝认为,监门校尉失职,应该处死;长孙无忌误带刀入,罚铜二十斤,太宗表示同意。大理寺少卿戴胄当即反驳:长孙无忌带刀入宫,校尉没有发现,两者同样是失误,为何一个只是罚铜而另一个要处死呢?太宗听后反思:“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也。”怎能因为长孙无忌是皇亲国戚而包庇他呢?于是又重新审议,免去了监门校尉的死罪。

根据《贞观政要·卷六·论俭约》记载,唐太宗因为汉文帝提倡节俭对他十分推崇。贞观时期的三个宰相一个户部尚书,临死时家里简陋到没有可以设灵堂的地方。岑文本当上中书令后,旁人劝他赶紧趁机置办点家产,他说:“吾本汉南一布衣耳,竟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更得言产业乎?”

根据《贞观政要·卷五·论孝友》记载,房玄龄对继母非常孝顺。继母生病后,他亲自伺候,端汤喂药,还为她烹饪可口的饭菜。医生来看病,他亲自到门口接送。房玄龄作为第一宰相,同时也是孝顺的典范。

根据《贞观政要·卷六·论慎言语》记载,唐太宗讲话之前首先考虑的是他的话是否会给老百姓带来危害,造成负担。

《贞观政要·卷六·论杜谗邪》记载,贞观十六年,太宗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知起居,比来记我行事善恶?”遂良曰:“史官之设,君举必书。善既必书,过亦无隐。”太宗曰:“朕今勤行三事,亦望史官不书吾恶。一则鉴前代成败事,以为元龟;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政道;三则斥弃群小,不听谗言。吾能守之,终不转也。”唐太宗称自己一生“勤行”三件事:一是总结前代帝王得失来治理国家;二是任用贤人;三是贬斥小人。他规定“有上书讦人小恶者,当以谗人之罪罪之”,意思是对于诬陷别人的人,他诬陷别人什么罪就治他什么罪。比如造反论罪应该杀头,诬陷别人造反,那么那个诬陷别人的人就要杀头。一次,有人诬陷魏征谋反,唐太宗说:“魏征,昔吾之雠,只以忠于所事,吾遂拔而用之,何乃妄生谗构?”直接将诬陷魏征的人拉出去杀掉了。

从第五、第六卷的内容可以看出,贞观年间提倡仁义、谦恭、友爱,讲究诚信,形成了崇尚节俭、杜绝谗邪、戒贪戒奢的社会风气。加上前面讲过的唐太宗提出希望天下百姓人人富裕尊贵的愿景,我们基本可以看出贞观之治的大概面貌。

第七卷共三篇,《崇儒学》《论文史》《论礼乐》,基本属于大兴文教的范畴。第八卷共五篇,《论务农》《论刑法》《论赦令》《论贡赋》《辨兴亡》,主要讲固本宽刑。以农业为本,前面已经举过固本的例子。宽刑强调律法是天下之法,非一人之法。因为各级官员总想通过抓捕罪犯来提高政绩,所以唐太宗反复强调执法应宽简。贞观四年,天下被判死刑的人只有29个。犯人少可以说是治世的一个标准。《辨兴亡》里有两章内容与第六卷《论奢纵》重复,说明奢纵与国家兴亡是紧密相连的。也可能是吴兢本人也无法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论述,在编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第九卷讲征伐和安边。安边主要是针对如何安排突厥的问题。征伐主要讲征伐高丽的事情。根据《贞观政要·卷九·论征伐》记载,贞观十九年以前,唐太宗伐高丽还能听得进臣下的劝谏;但贞观十九年以后,像隋炀帝一样愈发好大喜功。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上奏劝谏太宗,但他仍坚持要去攻打高丽。这一篇实际上反映了唐太宗治理后期存在的一大问题。

总体说来,《贞观政要》全书十卷四十篇,按照前四卷讲君道、政体,第五、六卷讲社会公德和从政要求,第七卷至第九卷讲治国安邦的基本策略方针,第十卷强调慎终如始的思路,我们对全书的结构和基本内容进行了简单梳理。

四、《贞观政要》的影响、价值和存在问题

作为一部对治国施政具有指导意义的著作,《贞观政要》与儒、法等各家著作不同。前者是经过时间和实践验证的,后者大多没有实践,还停留在思想的层面。因此《贞观政要》中的经验比之一般的思想著作对实际更具操作性,它的价值就在于既有对思想的总结,又有对实践经验的记录。

唐代后期比较有作为的三个皇帝,唐宪宗、唐文宗和唐宣宗都认真读过《贞观政要》,这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宋仁宗也认真读过《贞观政要》,他之所以要修《新唐书》,就是因为在面临内乱外患的局势时,想到唐朝的兴盛,认为应该学习唐朝,特别是唐太宗对国家的治理。一直到南宋初期,宋代的各个皇帝都在修政训,这实际上是政要的另一种说法。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政训著作,大部分都失传了,而《贞观政要》经过历史检验流传了下来,足见其影响力。

当时的辽和西夏都翻译了《贞观政要》。元代戈直撰《贞观政要集论》,将从唐代到元代戈直以前22位知名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对《贞观政要》的评论收录其中。《贞观政要》不仅在辽宋元流传,还在唐宪宗前后被遣唐使带到日本,形成了三个抄本,甚至成为日本天皇的教科书。

唐太宗作为封建社会帝王的标杆,《贞观政要》作为封建社会统治者必须掌握的治国方略,始终受到推崇和效法,但《贞观政要》的编撰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太过突出“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这一基本观念,只记录好的方面,忽略不好的方面。对魏征去世之后的事记的很少,没有记唐太宗后悔,曾把魏征的墓碑推倒的事情。还有,唐太宗临死前,对徐懋功很不放心,曾故意将徐懋功发配出去,再让太子李治在登基后把他调回来,以此施恩来替太子李治笼络人心,实际上就是玩弄权术。徐懋功老谋深算,知道唐太宗的用意,所以被调走时走得很果断,在唐高宗继位时顺利被调了回来。这些事反映了唐朝后期国家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此外,《贞观政要》还忽略了唐太宗治国思想中非常关键的一条,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处理周边民族关系曾说:“自古皆贵中华(指中原),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一重要思想观念在《贞观政要》中没有体现,找不到任何线索和类似的表达。再有,对一些事例发生的时间记录不够准确,有的一看就是错的。虽然书中片段截取自他本人修的国史,但实际内容比照《旧唐书》的原始文献来还是有些粗糙的。这可能是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遗漏,或者是他本人出现了一些疏漏。

最后补充一下吴兢撰写《贞观政要》的初衷。前面我们提到吴兢得罪了张说,给父亲守丧回来之后被张说赶出了史馆。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唐朝的朝廷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所以他编《贞观政要》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劝唐玄宗向唐太宗学习。

吴兢从很早就开始编《贞观政要》,但直到开元十七年才获得将其进呈给唐玄宗的机会。当时宰相萧篙正好兼修国史,又是集贤院学士。之前提到吴兢不跟张说共事之后就被安排在集贤院修史,他就借着这个机会把《贞观政要》通过萧篙呈给玄宗,意在提醒玄宗有国有家者,只要向唐太宗学习,就可以保证国家的长久存续。然而唐玄宗非但没有读《贞观政要》,还把吴兢贬到了外地。这一贬之后,吴兢再次入朝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给一位皇子做老师,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了。

吴兢上奏提醒唐玄宗要向唐太宗学习,做一个善始慎终的皇帝。他在上书表中以伊尹自比,将唐玄宗比作纣王,大概意思是纣王不尊祖业伊尹斥之,你唐玄宗不尊祖业我吴兢斥之。当时正好是唐玄宗四十五周岁生日,看到这样的话肯定是火冒三丈。唐玄宗将自己的生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让全国人民都来给他庆生。而唐太宗认为母亲产子的过程是痛苦,反对过生日,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早在开元十四年,吴兢向唐玄宗上奏,就提出过玄宗应该向太宗学习,纠正自己的行为,这时的唐玄宗已经有些德消志异了。作为一个身处盛世的正直的史学家,吴兢没有一味歌功颂德,而能在盛世中发现颓败的危险信号,向治理者提出保持善始慎终的有益谏言,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贞观政要》不仅提供了治国施政的实际经验,也传递出一种盛中观衰的思维方式。

这就是我今天要汇报的主要心得。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