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社会

家庭教育中的做人和品格教育

报告人:陆士桢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教授
简 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推出的这期家庭教育公开课中,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深入阐述了家庭教育中的做人和品格教育,对于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总播放:37723
发布时间:2021-01-12 09:5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在家庭中,要帮助孩子学会做人的准则,即: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在家庭中,要注重培养孩子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志向,帮助孩子成为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的人。[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儿童利他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家庭在儿童利他行为培养方面具有学校和社会所没有的优势,良好的家庭教养观念与方式能有效促进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因此,在家庭中培养儿童的利他行为尤为重要。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认为,家长可以从树立正确的利他行为观念、形成培养儿童利他性的意识、发挥自身榜样作用、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等方面来培养儿童的利他行为。[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教育、培养孩子是父母一生的重要课题。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是有形的陪同和守候,更是无形的精神激励与思维共振。为此,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提出“三多”“三少”,即:多身教少说教、多配合少打击、多询问少评论,深入阐述了高质量陪伴。[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由于竞争压力提前,当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相貌开始过度焦虑,倾向于改变长相上的不利因素。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认为,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少年儿童来说,整容这种行为后患无穷。首先,低龄孩子整容极具风险;其次,低龄孩子整容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第三,低龄孩子整容会给孩子不良的心理暗示,直接影响健康心理的形成。[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追星”是青少年难以放弃的文化娱乐诉求。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认为,“堵”不如“疏”。在家庭中,应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文明上网,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培养更多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此外,要不断完善网络信息传播和互动规则,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早恋问题一直是家长关注的问题。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认为,引起青少年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生理成熟及性意识觉醒、爱与归属感的心理需要、必要的性教育缺乏及不良的社会传媒、家庭关爱的缺失等。在家庭中,要正面疏导、加强性教育、丰富家庭文化生活。此外,要加强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道德素养的发展。[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人生难免有挫折。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由于身心发展和社会阅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对自己和社会有清楚的认识和评价,因而挫折就成为生活和学习中时常会遇到的问题。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指出,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可以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此外,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学习他人的经验,来发掘自身的力量。[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指出,在后疫情时代,家庭教育首先要读懂孩子,要用发展的眼光陪伴孩子成长,探寻孩子成长每一个阶段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求。[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家长课堂 图片 02

    陆士桢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教授

    点此浏览完整报告

    点此浏览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主持人: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走进北京市关工委的家庭教育公开课。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关于在家庭教育当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品格。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两位嘉宾,坐在我右手边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陆老师。陆老师同时也是我们国家著名的儿童青少年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专家。欢迎您,陆老师。

    陆老师:大家好。

    主持人:坐在我对面的是孙老师。孙老师同时也是一位三年级小学生的妈妈。我想今天孙老师肯定有很多关于品格教育的问题想问陆老师,是吧?

    孙老师:是的,夏老师。

    主持人:陆老师,我们首先请孙老师介绍一下孩子的基本情况。

    孙老师:我的孩子是一个男孩,现在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孩子比较自律,也挺听话的。

    一、如何培养儿童利他行为?

    主持人:我想孙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关于孩子做人和品格方面的一些问题。孙老师,今天您有什么问题想向我们的专家请教呢?

    孙老师:陆老师,我觉得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品格,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特别重要。但是我也有一些困惑,想和您交流交流。一个就是关于孩子利他行为的培养。现在的孩子都是处在全家的一个中心点,对他的关注点会比较多,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自觉地去为他人着想的利他思想和行为?

    陆老师:实际上,这是一个挺重要的问题。因为从一个人的成长来讲,社会性发展是特别重要的话题。比如说,一个人在社会上活得比较自如,他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于外部的社会规则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二是能够自觉地去执行规则。

    我们平常惯孩子,由着他性子来,其实确实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将来到社会上不可能事事都如他的性子来,因此,他必须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今天讲品德、讲道德,有道德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因为道德是固化的,个人遵守不遵守,最终要受规则的制约,如果你以积极的态度接纳,你就会快乐地生活;如果你别扭着,整天跟自己较劲,就会很痛苦。利他对孩子来讲确实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引领的一个领域。因为儿童意识到“我”有好几个不同的关键阶段,所以那是对自我的认定。应该说这是人成长发展的一个必然的心理过程。那么,怎么样去克服这个心理过程?我觉得应该在日常的教育当中重视三个关键的问题。

    第一,要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孩子去体会如何体谅、理解、温暖别人。比如说,几个妈妈凑在一起带着孩子们玩。还有,节假日里主动创造一些孩子与他人相处的机会,包括跟别人一起玩耍也好,一起做事也好,要开阔思路。

    第二,要提醒和引导孩子。比如,把想要的东西拿过来,这对孩子来讲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时候你提醒他,这个玩具是那个小朋友的,如果你是他,心里会有什么想法?实际上,这种引导就是帮助他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主动去体会别人的感受。

    第三,发现问题要及时矫正。有些家长会把“我这孩子可自私了,拿他没办法”一说而已。这样的话当着孩子说完以后,某种意义上会强化他那种思想。我特别主张和孩子聊天,可以定期跟孩子聊天。两周或者四周一次,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比如说夏天可以在公园的角落。聊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我”不说“你”,就是说你自己,比如你自己近期的工作如何。他也会跟你说他自己。在聊天的过程中要注意,比如说他有错误了你得提醒他,他有问题了你要回答他。这个沟通如果能够坚持下去,慢慢地他会把你当成朋友,会把他的想法跟你说。另外,要固定时间,甚至固定地点,比如冬天,固定到一个餐馆找一个角落聊天。固定时间,一是对儿童来讲有一种仪式感;二是从儿童文化角度来讲,实际上它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符号性。最后聊天就变成了吃,我妈每隔三礼拜请我吃一顿饭,实际上这背后他追求的是交流和聊天。当然,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在这个方面,说到底首先家长自己不能自私;其次,创造机会让他跟别人沟通交流;第三,在过程中要注意引领;最后,发现问题要及时通过平等交流的方式予以矫治。我觉得注意到这几个方面,大多数孩子会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利他概念。同时,培养日常生活当中利他的行为,还要帮助他去理解他人,这实际上是利他的情感。从价值、行为习惯和情感三方面,才能完整地培养出利他的品格。

    主持人:我觉得您说得真的太好了,就像您刚才说的,让孩子有利他的情感,让他能够为别人着想,首先也得为孩子着想,和他换位思考,然后从行为上去引导他。

    陆老师:要及时,比如说今天孩子这件事做得好,你要帮助他体会。你可以告诉他,他帮助这个小朋友,或者说他安慰这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心里肯定特别舒服,以后我们就多做这样的事。这些点点滴滴的引导其实特别重要。

    孙老师:让孩子去共情。

    陆老师:对,共情。

    孙老师: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地点和孩子交流,您这个方法我准备去实行。

    主持人:刚才陆老师给我们说到的这“三步曲”,我觉得大家都可以去践行和实践。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中经常说的共情、怡情。同时,让孩子更好地去自我中心,绝对不是说教,而是营造一种情景。

    陆老师:要以事实、以情景、以具体的行为为载体。

    二、家长如何做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主持人:陆老师,我代表一些家长向您请教,您刚才所说的找一个固定的时间跟孩子去交流,它适宜于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呢?

    陆老师:比较深入的交流我觉得可以从小学三年级左右开始,一直到他十八岁。从九岁、十岁到十八岁,应该说是一个人成长当中认识自我和克服发展中的矛盾最纠结的年代,是一个最复杂的年代,这个阶段陪伴他成长特别重要。

    在学龄前阶段,我更主张的不是固定谈话形式,而是高质量地陪伴。比如说喜欢跟孩子在一起,并且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事,包括玩儿。这里我觉得有几个特别重要的关键点。

    第一,陪伴的目标一定不是教育。陪伴的中心是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需求除了生理的需求,一是安全的需求,比如小孩儿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带他到公园,他那种不安全感是特别强烈的,你要帮助他获得安全感。二是情感上的满足。给他呵护、关爱,让他体会到父母的爱。三是自我价值实现。这到了最高的层次。表扬孩子肯定孩子,让他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满足这三个方面的需求应该是陪伴最重要的目标。

    第二,要重视陪伴当中感情的交流。所谓共情,从心理学上讲,就是你能够理解他,你能够用他的思维、用他的情感去跟他沟通和交流。

    第三,对孩子的尊重和接纳。把他当成有知觉、有自己想法的人,平等地对待他、接纳他。有些家长整天生活在对孩子的谴责当中,包括有的时候表扬孩子,他只承认他希望的情况,从来不承认孩子的真实情况。接纳孩子,就要接纳孩子的现实,接纳他的思想,从理论上或者从理念上来讲,只有接纳孩子所有行为的合理性,才能真正理解孩子。比如孩子说谎,一个三岁小孩说谎,不是道德品质问题,可能是他特别想得到那个东西,或者他想让爸爸妈妈表扬。

    主持人:它是一个思维方式。

    陆老师: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希望家长能记住,要接受孩子的所有想法,特别是要承认他的所有行为的合理性,包括他的错误行为背后的合理性。

    主持人:只有正确地看待儿童,尊重和接纳,我们才能够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孙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关于尊重和接纳您有没有特别有意思的一些事情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孙老师:刚才听陆老师讲接纳,要看到孩子的一些行为背后的合理性,我还是挺有感受,挺有启发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觉得孩子自信心的建立特别重要,尤其是在学前阶段自信心的建立。我对孩子一直都是接纳和认可的,真的从心里认可孩子,表扬孩子,具体地夸赞他,发自内心地表扬他。所以我们家孩子现在上了小学,他的自信心是特别强的。

    陆老师:我觉得对孩子,包括他的品德,包括他的情绪,包括他的行为,都不能完全用大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理解。孩子有自己成长的特点,有自己的思维行为特点,只有真正理解孩子,你才能共情;只有理解和共情了,你才能真正给予尊重和鼓励。

    主持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展的时间表,但是有的时候大人喜欢用横向的参照,或者用自己的理想模型——别人家的孩子去比较。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