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

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着眼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绿色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指经济发展摆脱对高消耗、高排放和环境损害的依赖,转向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排放减少和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绿色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是对传统工业化模式的修补,而是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倒逼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巩固主要污染物排放和经济增长脱钩的态势,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

中国推进全面绿色转型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挤压式”工业化带来污染物排放的集中释放。与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具有明显的“挤压式”特征,各种工业品生产在短时期内爆炸式增长并在多个领域达到史无前例的生产规模。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温室气体和废弃物,这不仅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带来了巨大的治理成本。二是能源结构调整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面临挑战。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特征,使得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碳和能源的生产率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价值链提升任务艰巨。基础制造能力与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工艺流程创新、数字化管理等方面能力仍显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四是生态环境治理仍面临较大压力。中国总体上仍处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期,近年来部分污染物排放已跨越峰值进入平台期,但排放规模仍居高不下。

中国绿色转型需要构建全方位对策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牢牢把握“全面”这个关键,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入手,综合施策,久久为功。一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二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三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四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五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  王一鸣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