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 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学习贯彻北京两会精神 (7)

四、支持北京经济发展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要点

基于北京在2021年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对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具体指标和要求,北京在宏观政策方面是否有能力将高水平市场建设好、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下面我将2021年北京要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货币金融政策

2021年,在金融政策端北京的政策要点包括以下七条。

第一,要大力支持金融业开放发展。金融业开放发展有两种开放方式:第一种开放方式是基于个体的开放,即基于个人和企业业务账户的开放,这种开放往往会在初期导致一定程度的波动风险和不稳定性。因此,我们一般将上述开放放在金融市场中心端,比如深圳经济特区、上海自贸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这些金融市场中心做个体金融服务业务的开放相对来讲比较合适。

北京一方面要确保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另外一方面要匹配北京在金融行业和金融发展当中的基本定位。因此,北京金融业的开放往往立足于商业存在,往往立足于以合格投资者和合理的业务开放为核心抓手。比如,外资银行在中国允许将外资的持股比例突破单一外资25%、累计外资30%的监管边界的限制,允许其实现与中资银行股权管理制度相同的管理方式。像这种开放就可以落在北京,由北京率先来执行。也就说,个体开放、产品开放可以放在市场中心,而北京则是规则型和制度型的开放的主要集中承载区。

第二,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率先落地国家金融对外开放政策。

第三,推动出台实施绿色金融、科金融两个改革创新试验区方案。大家要注意,试验区在初期主要表现为融资模式的改善、抵质押物范围的拓展,以及政府在上述领域的支撑担保和风险分担。在此条件下,初期好做,但是就像我们要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一样,金融也一定要形成循环,而且是全面的循环,不是加久期、加杠杆的循环,所以难度在后面。

因此,一定要规划先行,系统着手,通盘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只顾眼前、只想做初期的融资,很简单,比如允许将一部分用能权、碳排放权纳入抵质押物的范围,形成绿色金融的融资模式,或者将知识产权纳入抵质押物的范围,允许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但关键问题是,将来怎么收回融资?在原来的收回方式当中,无外乎是加久期和加杠杆,而在实际的项目运营收益端、生产产出端并没有实现初始金融设定的基础目标。

北京作为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两个改革创新试验区,关键就是要真正形成以市场为内生动力的循环。越良性循环,市场规模越大,风险越小,收益越好。

第四,加快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数字货币试点应用。这里面的核心回归金融服务的本质。现代金融体系由三个结构组成:第一个是资金融通;第二个是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散;第三个是专业的金融服务,包括产品服务。通过专业的金融服务,有效设计产品来分散风险并且满足融资需求。其中最高端也最能体现金融作为现代服务业能力的,就是专业服务。因此,这个体系端要有效地占有市场的高地。

  第五,完善“监管沙箱”实施机制,着力发展财富管理、基础设施金融等新兴金融业务。“监管沙箱”其实就是创造一个监管特区,在监管特区当中,允许进行金融创新业务试验,并在试验中研究其表现、风险、规律以及如何有效控制风险的监管手段和方法。从“监管沙箱”的角度出发,我们要能够形成对新兴金融业务的有效培育,形成金融创新实验室,并不断形成和孵化新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以及金融形态和业态。

第六,推动新三板改革,发挥好贷、续贷、确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作用。推动新三板改革,使新三板作为重要的场外交易市场,使其资源配置功能更加强大、与注册制改革的衔接更加顺畅、对做市商制度的激励更加有效。对于间接金融,我们要发挥好首贷、续贷、确权融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作用,创新质押产品,有效分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支持商业银行信贷模式和风险管理模式的创新。

第七,支持设立金融法院。通过金融专业法院的落地,有效解决金融领域的案件和市场纠纷问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