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要把握三个层面的要求:
第一层面,坚持和巩固,就是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好、巩固好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系统描绘了我国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形成的制度图谱与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所以前一段时间我们的宣传工作和干部学习主要集中在这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完善和发展,就是根据制度成熟定型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态过程,完善好、发展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所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了十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这就是我们将来努力的方向。完善与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四个重要方面:
一是坚守关键命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二是坚定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三是站稳根本立场,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四是开发持久动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完善的重要途径是改革。改革是突破转型困境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
第三个层面,遵守和执行。强化制度意识和制度权威,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的全过程。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关于国家治理和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我讲三点:第一,国家治理的含义及其构成;第二,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第三,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要求、部署。
一、国家治理和治理体系及其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体现在两个层次:一个是国家制度,一个是制度执行能力。治理能力更多体现在执行能力上,而制度更多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上。国家治理体系包括国家治理的价值追求、治理主体及其结构、具体的体制机制与法律法规安排。从学术意义上讲,制度层面更关心的是主义和体制。换句话讲,它更多是一个政治范畴。
国家治理能力是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和解决社会各方面事务的实际能力与效果。从中性的角度看,能力与价值相关性不是很大,但它是在一定制度下运行,更多体现的是结果和解决问题的导向。从学术意义上讲,国家治理能力更多涉及到技术和职业,属于管理范畴。欧美国家强调能力提高,我们国家也强调能力提高。当然,能力是受制于一定制度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和维护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要有开放的胸怀和视野来借鉴人类治理的文明成果。从技术层面,我们要学习人类二三百年来的好经验,尤其是具体管理环节的技术职业方面,因为其具有共通性。例如学科划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企业管理和政府管理,都具有管理的共性。
关于国家制度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制度具有根本性。对这个问题要从两个层面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个好的制度对国家治理非常重要。第二,什么是好制度。如何评价不同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同的看法。近代以来,每一个理论研究者都在苦苦追寻着一种制度,这就是一种追求。评价一种制度的好坏有不同维度。比如,我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与西方存在区别,这往往与价值观有关系。第三,并不是一种好制度就一定能产生实际效果,这还与制度运行的环境、条件与变迁有关,所谓“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一种制度好不好,要适合自己,正如一双鞋,自己穿着合适才是好鞋。所以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将马列主义基本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自从1982年以来,我们党所有的报告都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制度是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第四,中国特色制度之“特”客观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更多是学西方。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发生了剧变,同时欧美国家也面临很多挑战。我们为什么强调制度自信?两个层面,一是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总结出自身的许多优势;二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欧美国家是一种学的心态,后来发现他们也遇到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坚定自己的制度优势,同时继续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
从广义上看,人类有了国家以来就有治理的存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几个阶段,在奴隶社会、早期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早期,我们更多的是强调统治,即: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但是,统治一个国家,没有社会功能是不行的。随着社会的变化,尤其是社会力量、社会主体的变化,国家的统治功能越来越弱,而社会功能则在强化。到后来,国家就产生了大量的管理问题,社会问题尤其是公共问题日益复杂,比如环境、核能、贫富差距、教育、医疗等。因此,管理取代了统治。再后来,我们认识到问题越来越复杂,仅靠国家公权力管不了,因此,治理取代了管理。管理取代统治是强调国家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强;治理取代管理是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治理问题越来越复杂,这是客观的,这就涉及治理主体的调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