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丁元竹:新发展阶段的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5)

四、“十四五”规划建议的特点:近期和长期重大战略有机统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近期和长期重大战略都作出了部署,近期和长期重大战略有机统一是《建议》制定的一大特点。

(一)《建议》的总体架构

《建议》文本包括三大部分:总论(包括两部分)、分论(包括十二个部分)、结尾(包括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

总论强调了三点: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二是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三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同时,总论对编制《建议》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目标也作出了部署;对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提出了要求。

包括十二个方面:是把科技创新摆在第一位。“科技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第一大理念,并且在新发展阶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是不断完善国内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包括经济、行政、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改革。通过改革释放发展的活力。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区域发展。是文化建设。《建议》强调要推动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在文化建设领域中,要通过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四史”教育、社会科学研究等方法规范人们的行为,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是绿色发展。是对外开放。是社会建设,突出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高质量的教育、健康中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都是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一是安全建设。十二是国防建设。这十二个分论集中体现了我们在“十四五”时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问题涉及的主要领域。

结尾强调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通过不断运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使各级政府、各级党委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

(二)《建议的重点战略

1.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建议》突出强调的战略重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十四五”时期我国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用高质量发展把质量第一摆在重要位置。

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从编制“九五”计划开始我们国家就意识到要转变发展观念,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转变发展方式在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就是由过去粗放式的发展转向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转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还要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所以高质量的发展是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

2.构建新发展格局

1背景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采用“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生产经营过程的两头均放在国际市场,长三角、珠三角都是利用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吸引海外的资金和技术,来料加工,然后再销往国外,这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有一段时期,我们成为“世界工厂”,将加工的商品卖向世界各国。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再加上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我们不能再依靠资源和劳动力谋求发展,要提高技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2)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

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后,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苏南一带的乡镇企业进行研究,当时的企业家告诉他要左右开弓,依托两个市场。“两个市场”就是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随着形势发展,在当前“十四五”时期及今后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立足点放在国内,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更多地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随后不久,党中央召开的2020年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我国地域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又是14亿人口大国,各地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形成国内市场来解决。当然,在国际领域中,我们还要通过国际合作来拓展国际视野,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3)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使国内市场进一步完善。要打通经济循环的各个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调整。

4)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循环。通过推动形成宏大畅顺的国内循环,来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这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变化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它会改变国内的市场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形成更加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结构。

3.“十四五”时期和到2035年发展目标问题

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希望、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这是因为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我们有稳定的国内环境、庞大的国内市场;有70余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4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作为基础。因此,要完成《建议》中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党中央也考虑到了未来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比如疫情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可能会导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在全球化时代,这种持续低迷会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们中长期规划的目标要更加注重结构性优化,借助这一发展时机优化自身经济结构,实现过去实践难度较大的动作,比如转变发展方式。以此来把工作的重点引导到高质量发展和提高效益上,使经济上一个台阶。

4.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议》的说明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就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我们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解决贫困问题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巨大脱贫成果。从2015年到2019年,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5575万人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7%降至0.6%。脱贫攻坚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议》的说明里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十四五”规划《建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部分提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

5.统筹发展和安全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当前的发展中,我们既有巨大发展机遇,又面临风险挑战,因此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建议》设专章“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讨论了发展与安全问题,强调了国家总体安全观,提到了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等具体部署。

6.坚持系统观念

《建议》对系统观念作出重要表述:“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把系统观念作为基础性的工作和思想方法来处理各项工作,谋划各种问题和战略。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情况和宣布时机作了部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党中央会在2021年上半年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后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1978年到2019年,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们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立足点。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就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业四个现代化。1956年,党的八大将“四个现代化”写入党章。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一步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改革开放以后,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同志将现代化目标调整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可概括为先实现小康。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所谓“小康之家”就是虽不富裕,但能解决温饱,在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现代化。

经过实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天的中华民族已经站在了新起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此基础上对“十四五”时期和到2035年我国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进行了部署。

我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一是全会的逻辑主线——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二是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的科学的《建议》文件起草方法;三是总体考虑与基本原则相结合的《建议》文件构架;四是《建议》文件中对一些重大战略问题、创新问题的重要部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这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制定的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