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深层密码

劳动教育的深层密码

马克思认为,“现代教育同现代生产的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方法”。在对共产主义的设想中,他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来生动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场景。

从这个生动而鲜活的预想中,我们起码可以推断出两点:一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劳动仍然是体现人的本质的主要内容。二是在人类理想的生活状态中,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通过劳动的主动选择和安排来体现。反观当前劳动教育在实施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无论何种原因,无一不折射出学生贫乏的参与意愿。

劳动教育应然的状态,是学生秉承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价值的科学认知与浓厚兴趣,主动参与劳动教育,并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实现自身成长,在贡献社会中升华自身的价值。学生作为劳动教育的参与主体,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育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价值、提高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是当下教育工作者的紧迫责任和时代使命。

劳动之美与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激发学生的劳动内驱力、让学生形成劳动自觉的重要性,是由劳动之美和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所决定的。

劳动教育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劳动者的思想觉悟、基本素质、技能水平等都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着切实而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如火如荼的当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第一资源,促进事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归根结底要通过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不懈奋斗中实现。

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径。劳动本身具有“本体、本来和本原”的教育价值,劳动实践的考验是磨炼意志和成就品格的必经之途,而劳动价值观的建立更影响着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掌握劳动技能,而且有着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升综合能力、锻炼强健体魄、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路径。

劳动教育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载体。劳动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精神生活素材的同时,也使人们拥有丰富的精神体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写道,“劳动的欢乐是任何其他快乐所无法比拟的。这种快乐如果没有美的感受是不可思议的。不过这里的美,并不只在孩子有所获,而首先在于他在创造。劳动的欢乐是生活的美;认识到这种美,孩子就会有自尊感和克服困难后的自豪感”“只有那些善于努力工作和知道什么是汗水、什么是疲劳的人,才能领略这种快乐”。劳动能够深化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认知,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从更高层次上满足当下社会人们对于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美好期待——劳动为幸福生活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源泉。

激发学生内驱力以提升劳动自觉

激发学生内驱力,提升学生劳动自觉,是劳动教育的关键。

激发学生内驱力是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基础。学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内驱力是学习有效性最为直接而强大的动力,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思维,提高总结规律、概括概念、重构认知的效率效果。对于教师而言,理解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的真正价值,使劳动教育焕发生机与活力,是提升劳动教育效果的前提。对于学生而言,建立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知和浓厚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并体悟到劳动教育的乐趣,主动投入劳动,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关键要旨。

激发学生内驱力是拓宽劳动育人功能的保障。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辅相成、内涵相通。就劳动教育而言,劳动价值观的引导伴随着“德”的发展,劳动技能的培育促进着“智”的提升,劳动锻炼实现着“体”的增强,劳动成果和过程体验则贯穿着“美”的启示。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内驱力,能够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热情,全身心参与劳动教育过程,获得德、智、体、美、劳多方位的思想收获和能力提升。

多种努力提升学生劳动自觉

劳动教育是学生丰富劳动知识技能、获得劳动体验、塑造劳动观的过程,需要鲜明的价值引领、有效的兴趣激发、健全的课程体系作为保障。

聚焦强化劳动价值观认同,强化学生内驱力的思想引领。只有学生真正认同劳动的价值和劳动教育的意义,才能在劳动教育中做到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的交锋竞逐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和主流价值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冲击,尤其导致部分理论积淀、人生经验不足的青年大学生对劳动及其价值产生认知偏差。大学生本应该是社会中最富潜力、最具朝气、最有希望的群体,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出现了崇尚高消费、渴望一夜成名甚至蔑视劳动的现象,由此形成的超前消费、贪慕虚荣、攀比享乐等思想行为误导认知,贻害无穷。引导学生建立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是劳动教育的紧迫任务,也是全面提升劳动教育水平和效果的思想基础。

引导建立参与劳动的兴趣,奠定学生内驱力的情感基调。劳动的魅力来自其内在的创新性、价值性、社会性。创新性是指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主体在劳动形式、方法和成果中结合个体特质进行实践探索,实现自身的进步与超越。价值性是指活动主体认同劳动过程、结果的意义,并通过自身投入劳动的过程实现价值观的外化,创造了劳动成果。这种成果的价值,实质上是活动主体价值的呈现。社会性是指在劳动的过程中,劳动主体与他人之间通过沟通、协作等方式实现了交流,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在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劳动精神中,我们能够看到劳动创新性、价值性和关系性高度凝练的体现。正是这些特征,吸引着人们主动投入劳动,发现劳动的乐趣,甚至长期耕耘取得登峰造极的成就。有研究表明,兴趣与内驱力有着强相关性。人通过劳动将内在的思想外化,实现个体的主体性,实质上是富有创造力和吸引力的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提出吸引孩子们参加这种劳动的主要目的是开放他们的天赋和喜好,使他们感受创造的快乐以及培养他们将来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

对劳动和劳动内容的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积极情感。在劳动过程中,创造性的体现、动手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拓展以及团队精神的训练,都为学生酿造着积极正向的体验,并成为其探究世界、评估劳动价值的重要依据。一个在劳动中得到收获并建立了深刻情感的人,自然会在生活中不断寻求和强化这种正向的体验并加深情感,对于劳动的正向情感也将使劳动教育深入学生内心。要尊重并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需求和主观感受,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在增进本领的同时提升获得感,促成美好学习体验和显著学习成果的良性循环。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和课程体系,夯实学生内驱力的现实基础。科学的机制体制和明确的目标要求,是促使学生增强内驱力的前提。当前,劳动教育在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完善性以及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科学性建设方面,仍旧存有广泛的提升空间。首先,应明确重视劳动教育、优化劳动教育的工作要求,系统谋划加强劳动教育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做好协调推进和监督落实工作。其次,要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探索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实现劳动教育内容、路径和形式的创新,不断增强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再其次,要促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地方企事业单位社会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创造价值、回馈社会的平台和机会,通过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促进劳动习惯的养成,为葆有并不断激发学生劳动教育内驱力营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宁靖姝,作者单位系东北大学)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