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西迁精神”落实在新时代爱国奋斗中

将“西迁精神”落实在新时代爱国奋斗中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亲切会见14位西迁老教授,深刻阐释了“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并且勉励广大师生继续发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引导广大知识分子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再次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迁精神”的重要讲话,研究好阐释好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涵和高远立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充分肯定交大西迁为党和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回望当年,交大西迁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和新中国的发展,通过教育布局、工业布局拉动西部发展的战略部署。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本集中在东北地区和广州、上海等少数沿海城市,高等学校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交通相对便利的大城市。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配合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就着手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大西北特别是陕西和西安建设成为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核心区域之一,与此相适应,开始着手进行带有战略转移性质的院校调整工作,形成符合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等教育布局,解决西部人才极度匮乏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我国高等教育战略布局,实施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决定,是一项重大战略,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成为“西迁精神”形成的源头。

“西迁精神”的形成与不断发扬光大,始终与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同行共进。交大西迁推动了大规模工业建设人才培养、全面推进科学研究的开端,在迁校过程中,大力发展新工业革命所涌现出的一批学科专业,整合当地原有科教力量,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进而催生了我国最早的一批核工程、计算机、无线电元器件、工程力学、高电压等十余个新兴学科,实现了质的飞跃。众多优秀成果相继涌现,尤其是周惠久院士创立的多次冲击抗力理论与北大人工合成胰岛素,并列成为20世纪60年代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同时,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迁校最初10年间,输送人才即达万人之多。

西迁为交大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任何风风雨雨坎坷曲折,都不能阻挡西安交大前进的步伐。“六五”计划起步,学校即获得了培养博士生的授权,首批博士点就有13个。“七五”“八五”期间,西安交大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一同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1个学科在198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相继建成了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九五”期间,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985”工程建设,是“985”工程中起标杆作用的九所高校之一。同时,学校也实现了与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的合并,成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现代科技与医学人文融汇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经过“十五”到“十三五”20年改革创新,学校进入了我国首批“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在过去的60多年里,西安交大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对于西部开发、对于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作出了很大的科技贡献。起航创新港,勇攀新高峰,西安交大将在“十四五”期间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立足祖国西部,率先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位目标。

高度称赞西迁知识分子听党指挥跟党走的奋斗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老教授们说:“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你们打起背包就出发,舍小家顾大家。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

1955年4月,国务院作出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重大决定。当年的交通大学准确领会中央精神,胸怀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站在时代前列,担当向西北工业进军的先锋,对党和人民的号召做出了应有的回答,既然工业部署在内地,西北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交大就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交大人当时的共识。时任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的彭康向师生们公布了西迁的决定,全校积极响应。曾任交大校长的程孝刚院士兴奋地说:“这是多么雄伟的远景!毫无疑问,中国的重工业的重心正在逐步西移,也毫无疑问,配合重工业的大学,也很有必要逐步在西部建立起来。交通大学又一次站在时代的前列,担当向西部工业进军的先锋,这是值得我们引为豪的。”青年大学生在得知消息后,同样十分振奋,正如一名同学诗中所写:“为了祖国,为了党,决不吝惜自己的一切力量,我们誓用勤劳智慧的双手,从祖国的边疆到边疆,从滚滚的黄河到宽阔的长江,掀起一个震撼世界的建设海洋!”

广大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在“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口号声中,登上“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从繁华的大上海,奔赴大西北,义无反顾地成为西部开发的先行者。自1956年首批师生开赴西安,到1959年迁至西安的交通大学主体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交大西迁历时四年,迁校总人数达一万五千余人。在迁校的整个过程中,交大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组织动员及时有力,协调安排周详严密,边迁边建硕果累累,没有中断任何教学,没有迟滞一届招生。这一切并非偶然,它集中体现了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爱国奋斗的情怀,描绘出一幅幅当代知识分子听党话跟党走、义无反顾开拓奉献的壮丽画卷。

西迁60多年来,交大师生在大西北这片热土上拓荒开垦,以“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爱国情怀,辛勤耕耘,展现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43位两院院士、28万各类人才从这里走出,2020年在中西部工作毕业生比例已达55%以上;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应。

为新时代办好中国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要发扬老教授们的这种“西迁精神”,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进入新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要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不断作出历史性贡献。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交大西迁的历史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师生群众“听党指挥跟党走”,是完成西迁重任最宝贵的组织经验,是交大扎根西部办学最坚实的政治基础,是支撑学校改革发展最有力的制度保障。“西迁精神”为坚定文化自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了“交大回答”。

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迈向“双一流”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遵循。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上不走弯路,才能回应时代机遇与挑战,落实强国兴国的时代重任。

抓住历史机遇,高等教育要做到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心怀“国之大者”,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当年,正是交大的西迁改变了整个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格局,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交大通过自身的发展壮大,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大好局面,为解决当时中国教育和科技发展极度匮乏和不平衡之需,提供了“交大探索”。

当前,在全球疫情和百年变局相互交织的背景下,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更加需要高等教育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要自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思考、行动,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听党指挥跟党走,知识分子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无论是热工先驱陈大燮作为迁校带头人之一,舍弃上海的优越生活环境和房产,义无反顾地偕夫人一起,首批赴西安参加建校工作;还是现已进入耄耋之年的陶文铨院士及他的团队,立志为实现在能源领域国家之所想的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都生动诠释了“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价值追求。“西迁精神”为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走在正确的成长道路上提供了“交大样板”。

一部西迁奋斗史,是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服务国家发展的时代壮举。新时代的知识青年要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刻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着眼民族复兴和世界发展的未来,担负起国家赋予的时代使命。要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党和国家、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破解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卡脖子”技术难题,不断紧跟时代步伐,将“西迁精神”落实在新时代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行动中,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苏玉波,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