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集中对外开放 展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过程中的“北京贡献”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集中对外开放 展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过程中的“北京贡献”

6月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出席开放日仪式。

仪式主会场设在李大钊故居,同时在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马骏烈士墓、李大钊烈士陵园、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陶然亭慈悲庵5处革命活动旧址设分会场。

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由此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群,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独特贡献、独特价值。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市通过革命活动旧址彰显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全国党组织建立的辐射力、影响力,突出展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过程中的“北京贡献”,系统呈现北京党组织开创北方革命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历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社会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充分挖掘和展示首都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本市统筹规划开展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深入研究和挖掘其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对革命活动旧址进行文物保护修缮、展览展示提升,并开展旧址周边环境整治和相关文艺作品创作等工作,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程。 

沉浸式话剧、中小学课文情景重现——

李大钊故居讲述“播火者”的奋斗

6月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图为讲解员为前来参观李大钊故居的学生做介绍。 本报记者 方非摄

6月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集中开放,李大钊故居中,沉浸式话剧《播火者》,中小学课文中的情景一一呈现,为参观者讲述李大钊先生的故事。

“一直盼着与曾祖父‘见面’”

“大钊先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播火者,他播下了一团火,带来了一束光。”李晓莉的声音有些颤抖。她是李大钊先生的曾孙女,昨天,她回到曾祖父曾居住过的地方,“我一直盼着与曾祖父‘见面’。”李晓莉说。

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一座三合院,古朴静谧。李大钊先生和妻儿曾在这里生活了近四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也正是在这里,李大钊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进院,迎面就是李大钊先生的铜像。李晓莉站在铜像前,给曾祖父献上一束洁白的花朵。从小,她从父母和祖辈口中听过很多关于李大钊先生的革命生活往事。能参加李大钊故居开放仪式,她很开心。李晓莉话不多,她每走到一处房间,都会多看一会儿、多停一会儿。初夏时节,故居里的两棵海棠树花开正香。李晓莉在树下凝视良久,拍下一张照片。当年,就是在海棠树下,李大钊与妻儿分别。

中小学课文情景重现

6月1日,与李大钊先生“见面”的还有来参观故居的同学们。他们整齐地站成几排,依次上前,向李大钊先生铜像献花、敬礼。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李大钊长女李星华所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收录进小学语文课本。昨天,李大钊故居变成课堂,孩子们重温这篇课文。

“大家看这是一套纸做的军棋,是大钊先生一家亲手制作的,自己画棋盘、折棋子,制作的材料是废旧的硬纸板。”讲解员范玥说。看到同学们十分好奇,范玥解释,李大钊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经常为子女们写儿歌,背古诗,给他们讲革命道理,还带着子女们下军棋。“李大钊对孩子们说,其实买一副棋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如果把钱用在更有用的地方,就显得更有价值了。”范玥说。

李大钊故居管理处主任刘洋介绍,李大钊故居对外开放后,针对青少年观众,将会重点介绍李星华和父亲李大钊的生活故事,讲述小学生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增加小学生观展感受。专题展厅内着重介绍《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文章创作背景和教育意义,增强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时代感,拉近青少年观众与大钊先生的距离。

《播火者》再现先生往事

故居内,一草一木都成了舞台。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沉浸式话剧《播火者》在故居中上演,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还原了李大钊先生在小院儿内的生活往事。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我们的党,应该叫做中国共产党”……“李大钊”的宣言,令人振奋。海棠树下,“李大钊”与妻子“赵纫兰”交谈。与长子“李葆华”、长女“李星华”一起弹琴,歌唱。他紧握妻子的手,摸摸孩子们的头,目光里写着温柔。与家人分离,“李大钊”的眼中有不舍,“守常,你去吧,这个家我守着。”妻子说。“孩子们,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妈妈。”“李大钊”说完,眼中又重现坚毅。

据介绍,该剧改编自实景剧《父亲·李大钊》,由多位在校中小学生与西城区专业演员共同完成。该剧以故居为场景,选取李大钊1920年到1924年在此居住时的建党活动和家庭生活片段,从对青年学子的帮助到对膝下儿女的教育,再现了李大钊的精神风范和革命情怀。该剧将针对不同人群不定期演出。

精粹之作《史学要论》展出

李大钊故居内展览由原状陈列展和名为《播火者——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的专题展两部分组成。展厅中播放着经高清修复的李大钊存世仅有的8秒钟影像资料,馆藏一级文物,也是李大钊史学思想的精粹之作——《史学要论》展出。刘洋说,当时教授上课是没有固定教材的,李大钊先生写就《史学要论》后,去商务印书馆印刷,当作教材发给学生。因受众量小,存世量少,显得格外珍贵。

站在李大钊夫妇卧室炕边可以望见西厢房内场景,参观到西厢房又可以回望见卧室。刘洋说,当年,西厢房作为党组织早期活动会议室。开会时,赵纫兰就坐在炕上做针线活,为会议成员望风。并随时查看西厢房内开会的情况,根据会议进程去西厢房给大家添水。

李大钊故居开放时间

每天9时至16时开放。周一、周二闭馆,故居周三至周日开放日期间对外公开5个预约时段。

市民可登录李大钊故居微信公众号,登记参观者的真实姓名,本人有效身份证及手机号码,实名制预约参观。

每小时接待预约观众不超50人,日限流250人。

陶然亭慈悲庵重新亮相——

“五团体会议”会议室恢复历史原貌

6月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陶然亭慈悲庵正式开放。《先驱者的奋斗——慈悲庵党的早期革命活动》专题展同时与观众见面。本报记者 程功摄

本报讯(记者 叶晓彦)从6月1日开始,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曾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的陶然亭公园慈悲庵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市民在这里可以参观革命旧址及红色主题展,重温革命先驱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那段珍贵历史。

作为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6月1日一大早,慈悲庵重开大门,这个位于陶然亭公园湖心岛西南处、始建于元代的老建筑重新绽放它的光芒。

陶然亭公园工作人员介绍,慈悲庵院落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在北京开展秘密活动的场所之一。“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曾在此进行秘密革命活动。

经过一年多的维护,陶然亭慈悲庵重新亮相于市民眼前。

在其中一间展室里,记者发现了一张拍摄于1920年8月16日的老照片,这就是著名的“陶然亭五团体会议”。当天上午,李大钊领导的北京“少年中国学会”和周恩来领导的天津“觉悟社”以及“青年工读互助团”“曙光社”“人道社”五个团体的代表,在陶然亭慈悲庵北配殿召开联席会议,史称“陶然亭五团体会议”。李大钊、周恩来、刘清扬、邓颖超、邓中夏等2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我们征求文物专家的意见,根据这张照片,恢复了这间会议室的原貌。”陶然亭公园管理处基建科科长郝刚云带着记者走进北配殿。对比这张老照片,这间旧址几乎复原了照片上的建筑原貌。“以前这里是个吊顶,我们根据照片恢复成了人字形木结构屋顶。”郝刚云又带着记者看了看窗户,“窗户也都换成了当时的支摘窗,尽量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公园对旧址的维护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郝刚云带着记者来到大门口,这里展示着一张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同志与辅社同仁在慈悲庵门口的合影,合影的背景是一棵大树、慈悲庵的大门和一间配房。“这棵树不是当年的树了,但是这间配房我们完成了原状复原。”郝刚云说,此前配房的门装的是铁艺栏杆,维护过程中根据这张照片进行了改造,拆掉铁艺门,更换成了宝瓶门。“我们尽量原汁原味地还原,让市民游客能体验到旧址的历史原貌。”郝刚云说。

在慈悲庵重新亮相的同时,一场名为《先驱者的奋斗——慈悲庵党的早期革命活动》的专题展也同步展出。展览分三部分、五个展厅来追忆党的早期红色岁月,再现以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高君宇等为代表的革命先驱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历史,其中高君宇烈士的墓碑原件首次亮相。

游客如需参观慈悲庵,需提前在微信公众号“陶然亭慈悲庵预约”分时段实名预约7天以内票券,每日线上预约分4个入馆时间段,人数为3300人,约满为止。

京报馆旧址展陈报人风骨

6月1日,位于西城区的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经过布展提升正式对外开放。来自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师生成为首批观众。邵飘萍之孙邵澄等革命先辈后人与中小学生一同度过有意义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讯(记者 张骜)6月1日,位于西城区的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经过布展提升正式对外开放。邵飘萍之孙邵澄与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一起缅怀传奇报人的革命历程。

京报馆旧址是传奇报人、革命志士邵飘萍办报和生活的地方,位于西城区椿树街道魏染胡同30号、32号。占地面积11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20平方米。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年4月公布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城区政府于2018年对京报馆旧址启动文物腾退,2019年完成京报馆旧址文物修缮方案编制、报审工作,2020年开始文物修缮。

京报馆旧址包括一栋二层小楼和附属的两个小四合院。2019年北京市委宣传部决定将京报馆旧址建设成为红色报业博物馆,2020年3月,本市将京报馆旧址列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主题展览大纲编制、展览讲解词撰写和设计施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持完成,展陈着重展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历史和北京地区报业发展的源流与传承。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原句出自明朝嘉靖年间名臣杨继盛诗句,邵飘萍非常推崇这两句诗,他书写“铁肩辣手”四字,悬于报社墙上,用于自勉也勉励同仁。同学们为邵飘萍铜像献上花篮,聆听了邵澄讲述的邵飘萍与《京报》的历史,大家深深感受到百年前中国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为追求真理不畏牺牲的精神。

马骏烈士墓完成修缮升级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位于日坛公园内的马骏烈士墓,已完成保护修缮升级,6月1日起免费对外开放。

日坛公园西北角,苍松翠柏环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响起,12名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小学生佩戴红领巾,向烈士敬献花篮,缅怀先烈。小小讲解员值守岗位,为来到马骏烈士墓及纪念馆的市民讲解,一起感悟先烈光辉事迹,汲取奋进力量。

马骏是五四运动时期著名政治活动家,曾与周恩来等共同发起成立觉悟社。1920年,马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创办东北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1927年负责恢复重建中共北京市委,同年12月因叛徒出卖被捕。1928年2月,在北京被奉系军阀杀害。

朝阳区按照本市统一部署和要求,从保护修缮、展陈布置、环境整治、内涵挖掘、宣传教育等方面,对马骏烈士墓进行了全面保护修缮提升。修缮后的马骏烈士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的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厚植爱国爱党情怀,促进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马骏烈士墓每周一至周五9时至16时免费开放,周六日闭馆,市民可通过电话、现场预约等方式参观。

北大二院旧址首展《曙光》等刊物

本报讯(记者 李瑶)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6月1日,位于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院的“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开展,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同步开放,首次展示了《曙光》《北京女高师半月刊》等多部民国时期的早期刊物。

该专题展依托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布展,分为两层,面积1430平方米,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的孕育和创立、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与党的创建、一大后北京党组织的革命活动等内容,并首次挖掘展出1919年3月10日毛泽东在北大数学楼第16教室(即本展览所在地)听李大钊讲演的史料。

该展览每周二至周日9时至17时免费对外开放,周一闭馆。展览采取分时段预约方式,单日观展人数500人以内,固定时段提供免费讲解服务。

8处长辛店革命旧址讲述“北方的红星”

本报讯(记者 孙颖)“工人的‘工’字,上边一横是天,下边一横是地,中间的一竖是工人,工人顶天立地!”6月1日上午,丰台区二七纪念馆前一场微话剧《探寻红色开端之地 讲述百年青春故事——工人是天》重现1921年李大钊到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讲课时的场景。包括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在内的8处长辛店革命活动旧址对外开放,讲述“北方的红星”。

长辛店是中国早期铁路修造业和产业工人聚集地,也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主要策源地和发生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起点与典范,被誉为“北方的红星”。目前长辛店地区共有8处革命活动旧址纳入全市保护传承利用项目,包括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旧址、二七惨案长辛店旧址即警察局驻地旧址、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二七烈士墓、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

丰台区通过打造“2+4”展览矩阵,推出“北方的红星——长辛店与中国工人运动”专题展、“光辉印记——长辛店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专题展等展览,全景展现长辛店地区早期工人运动发展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来自长辛店第七小学的“小小宣讲员”李承泽说:“通过每一次宣讲,我更加了解了我生长的这片土地的历史。正因为革命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市民可登录“长辛店革命旧址预约系统”,通过“门票领取”板块预约参观长辛店革命活动旧址。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