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扛稳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

坚定扛稳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比2020年增加296.7万吨,增长2.1%。夏粮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单产稳步提高,我国收获了连续第18个夏粮丰收季。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中国粮食安全注入强大底气和信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在世界粮价大波动的情况下,夏粮丰收展现出了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给粮食安全上了“新保险”。这沉甸甸的粮食中,凝结着亿万种粮人的心血和汗水,凝结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粮食安全政策利好的甘霖,凝结着扛稳粮食安全的责任和担当。

下好政策“及时雨”,坚定“居安思危、饮水思源”的使命担当。“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粮食生产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愈加明显,从“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换日益加速,从“积累量”向“提升质”的跨越渐入佳境,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从中央到地方已经连续多年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三农”政策。这就需要基层干部把各项强农惠农富农“大礼包”落实到位,用到实处,既要当好“宣导员”,让农民了解到最新的农业信息,同时,也要做好“贴心人”,让农民种粮有希望,收入有保障,2021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438千公顷,比2020年增加265.5千公顷。要坚持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鼓励城市工商资本规范有序地进入农村,让广袤农村蕴藏的潜力不断释放。

用好科技“新农具”,夯实“藏粮于技、兴农于技”的创新基础。“科技当家,地力生金。”近年来,从“面朝黄土”到农机满地跑,从“收成靠天”到旱涝保收,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科技成为田间生产主旋律。尤其是物联网、卫星定位、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一大批自带“黑科技”的先进农机具和农业新模式在冬种、春耕、夏收中得到广泛应用,旱了能浇地,涝了能排水,喷药靠飞机,收粮有机器,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了“藏粮于地”的丰收沃土。牢牢抓住种子这个粮食生产的关键“芯片”,制定和推广小麦种子包衣、“一喷三防”等技术,在北斗导航支持下,依托智慧麦作技术和智能化农机装备,给田里的“土疙瘩”装上“智慧芯片”。推动气象科技不断融入农业生产环节,定量化预报“倒春寒”、晚霜冻落区等为小麦生长全过程打足提前量,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农业“智造”,让夏粮丰收成色更亮眼、根基更牢靠。

守好耕地“饭碗田”,强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自信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我国人多地少,加之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优质耕地稀缺以及土壤退化等严峻现实,让耕地成为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各级政府都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采取“长牙齿”的措施,继续坚守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牢牢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积极开展土地生态整治、改良和修复工作,提高耕地使用效率。要加强土地质量动态监测,构建耕地质量动态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推动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划分和安全利用,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要着力抓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用好水滋养沃土良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1/0715/1135227.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赵一頔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