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夕中看传统文化的起承转合

从七夕中看传统文化的起承转合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国人对于情感的表达,总是留白多过于直白,对于爱情,尤为如此。古人以诗言志,托物传情,情思往往寄于笔墨,几千年来积淀成独具地域魅力的爱情文化,在这璨若星河的爱情文化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流传最广,也最为动人,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鹊桥相会的七夕,也成了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

在所有传统节日中,七夕的话题性和争议性最强。有人说七夕应该是中国的“情人节”,因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赞咏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表达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有人认为七夕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远非爱情那么简单,给中国的七夕戴上“情人节”的洋帽子,不合乎传统,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争论中既有文化自信的坚定表达,也不乏以史为鉴的时代反思,即: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对冲的今天,在文化自信日益坚定的今天,传统文化如何回应大众的情感诉求。

捋一捋七夕的文化脉络,我们可以窥见七夕文化在历史中的起承转合。

起。七夕最早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而牵牛、织女不过是天上的两颗星宿。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了相关的记载,“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但这首诗表达的是西周时代东方诸侯国臣民怨怼、讽刺周王朝的无道,与爱情丝毫不沾边。而乞巧的习俗最早始于西汉,这也是七夕节被称为乞巧节的原因。《西京杂记》云“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七夕乞巧的记载。

承。西汉以后,在朝代的交替中,七夕乞巧的传统沿革了下来。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可见,乞巧不仅仅是达官贵人的活动,民间也会在七夕这天开展拜月乞巧的活动,且这一习俗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到清朝仍有记载。

转。那乞巧的节日是如何增加了爱情元素呢?其实,在东汉时期,牵牛、织女两星便有了人格化的描写:“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到南北朝时就有优伶扮演《鹊桥仙》戏曲,另外还有葡萄藤架子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的民俗活动。在唐宋时期,经过诗人的咏叹,文人的铺排,七夕在继承乞巧节内涵的同时,兼具讴歌男女忠贞爱情、乞巧勤劳、祈求姻缘的美好祝愿,渐渐地,七夕随着时代文化的发展而富有了爱情的浪漫色彩。

合。这里的“合”并非结束,而是与时代合拍的意思,我们又回到关于“情人节”的争论上来。随着女权意识的觉醒,女子乞巧失去了时代背景的支撑,七夕节日的重心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爱情”这个主题上,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我们不可否认西方的“情人节”在年轻一代中更加受青睐,但这并非由于西方“情人节”内涵的丰富或者意蕴的深远,相比之下,中国的七夕节表达的爱情更淳朴,更深厚,更炽热,表达的方式更含蓄,更细腻,更有内涵。近年来西方“情人节”的流行在于它的载体和造势,当情人节的玫瑰香弥漫了大街小巷,谁还愿意在七夕之夜遥望星河乞求姻缘呢?这未免与时代、与老百姓的生活离得有些远了。只有找到传统文化与时代合拍的点,才能不为时代所淘汰,两千多年的七夕文化不正是如此吗?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七夕文化如此,其他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我们追本溯源,传承发展,转是手段,合是目的,只有顺应时代合理化创新,找到展现文化内涵的时代符号,或具象化的载体、或价值表达的形式,将传统文化根植于百姓生活,让老百姓乐于期待、乐于表达、乐于享受、乐于传播,传统文化才能不失根植的沃土,才能生生不息,进而在世界舞台上发扬光大,毕竟,文化也得接地气不是?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