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创新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江西省萍乡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创新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城市的根脉和灵魂,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萍乡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在统筹资源、整合力量上实现新突破,在补齐短板、加固底板上实现新作为,通过建强阵地、创新载体、抓点示范、多轮驱动等措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切实增强。2020年,萍乡市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2021年成功入选第四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名单。

坚持“三个突出”,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涵

萍乡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主抓手,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不断拓展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

突出阵地建设,扩大文化空间布局覆盖面。积极整合各类资源,通过政府投入、企业资助、社会参与等方式,不断完善市、县、乡镇、村四级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艺术剧院、电影院“五馆两院”健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功能布局完善,完成55个乡镇(街)综合文化站改造提升、77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城区15分钟文化生活圈基本形成。同时,投资近20亿元改造了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了鳌洲公园,重建了鳌洲书院,新建了市红领巾纪念馆、奥林匹克体育馆、科技馆、安源锦绣城、毛家湾文化村、安源矿山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立了全国首个雷锋文化博物馆;以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改造了近100个小游园、10个小舞台、38个小广场、数百公里文化步道,进一步拓展了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

突出文化惠民,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目标,创作了一批广受群众欢迎的文艺精品,先后有5部文艺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采用“理论+文艺+服务”等形式,创新性组织开展了40多场极富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的“感恩奋进”脱贫攻坚大宣讲,受到广大农村基层群众广泛好评,进一步擦亮了萍乡的宣讲品牌。各级文化场馆年均组织开展红色大讲堂、文化大讲堂、艺术大讲堂、历史大讲堂200多场,形成了“一馆多品牌”免费开放特色项目,群众文化获得感认同感明显增强。

突出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结合“智慧萍乡”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旅服务”模式,启动“萍乡文旅云”平台建设,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旅游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按照“总馆—分馆—服务点”模式,建成了县、乡镇图书馆(室)、文化馆(站)总分馆体系,全市县、乡、村图书馆图书实现通借通还。同时,尝试将有关书店纳入总分馆体系,市图书馆、上栗县图书馆推行“公共图书馆+书店”模式,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市文化馆推行“文化馆+文化社团”服务模式,全市近20家民营艺术培训机构、文艺协会等成为文化馆分馆,实现了各类文化资源、人才、设备的融合发展。

坚持“三个引领”,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亮点

萍乡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创新载体,强化引领,初步打造了一批具有萍乡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亮点。

注重红色文化引领。将革命旧址、名人故居精心打造为公共文化的主阵地,对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等10处红色文化纪念设施和孔原故居等20余处革命先烈故居进行了修复改造提升;依托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了近30个红色主题民俗文化馆、100多个红色文化村史馆,为乡村振兴“塑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探索出“文化+旅游+教育”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新模式,年均接待全国各地开展研学旅行师生10万人次。

注重共建共享引领。针对城区土地资源稀缺等实际,发动企事业单位、有关房地产商腾出单位公共或商业用房,完善社区文化室功能布局,推动共建共享共管。芦溪县打造基层文化场馆“5+4”模式,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满足“五个一”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废旧老屋、老祠堂、老厂房、老村部建设基层文化小广场、小讲堂、小图书馆、小文化馆“四小工程”。

注重文化品牌引领。各县区、乡镇、村依托当地特色,打造文化活动品牌200余个。安源区主打红色文化品牌,新安源·新形象世纪广场文化活动连续开展17届,被文旅部评为项目类群星奖;湘东区组织以油菜花、杜鹃花、桐花为主的花卉文化旅游活动,中央电视台连续多年宣传报道;芦溪县灯彩艺术节、上栗县花炮文化艺术节、莲花县荷花节全国知名,武功山国际帐篷节、经开区社区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活动深入人心,武功山获评国家5A级景区,形成了“一县(区)一特色、一乡(镇)一品牌、一村(社区)一亮点”的文化活动品牌。

坚持“三个结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多轮驱动

萍乡坚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层文化阵地资源整合协调发展。

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对两项创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统筹推进,双轮驱动,高标准打造了一批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设施,实现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目标。

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结合。完善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等功能布局,建立健全乡土文化人才、文艺志愿者队伍、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提高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市各基层综合文化中心成立文化志愿服务团队近2000个,文化志愿服务人员达2万余人,年均开展送戏下乡演出260余场,送电影进村9700余场,组织乡镇自办文体活动600多场次。

与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相结合。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落实基层文化人员配备,严格监管基层文化阵地,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创新性采取“县聘乡管村用”模式,设置公益性工作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乡镇、村文化管理人员300多名,有效破解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人员力量不足的老大难问题,让群众有了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