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牢牢端住“中国饭碗” 品读丰收别样“节味”

【地评线】京彩好评:牢牢端住“中国饭碗” 品读丰收别样“节味”

2021年9月23日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各地区各部门从实际出发,围绕“庆丰收、感党恩”主题,组织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仓廪实,天下安。解决好吃饭问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无论是粮食安全、耕地保护还是绿色转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是端牢“中国饭碗”的根本要义,让中国人民吃得饱、吃得好是我们党“谋幸福、谋复兴”不变的行动指南和目标任务。在这个亿万农民的节日里,感受山乡劳作喜悦,共话农产品丰收成果,与广大农民朋友共同品读“丰收节”别样的“红味”“农味”和“新味”。

筑牢粮食安全“坚强柱石”,品读丰收“红味”。今年的丰收节恰逢党的百年华诞,意义尤为重大。多少年来,我们党带领广大农民脱贫困、战风险、奔小康,才有了今天“三农”战线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央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第一年,我们必须夯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多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脉所在,各地区要坚决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合理确定储备粮规模,时刻树牢耕地红线,尤其是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里的大熊猫”,切实维护好、保障好高标准农田的保有量和种业发展的“基本面”,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同时,要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时刻绷紧粮食“安全弦”,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做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农情墒情管控监测、机械化农机普及升级等保障工作,不断发挥资源、区位、科技等优势,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劲动力,让“中华大粮仓”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搭建生产生活“合作平台”,品读丰收“农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贯彻落实、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夯实拓展国内国际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展销链有效衔接的“基本面”,力求让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能够在更多主体中、更大范围农田里、“家门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紧紧围绕“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突出问题,积极调动农民主体的一切积极因素,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做好乡村振兴基础性产业有效衔接,因地制宜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模式,不断提高农机机械装备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迈上新台阶。要充分认识到“大国小农”这个基本国情农情,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仓储、运输、监管设施,支持带动更多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新农人”主体服务多功能产业,不断拓展与现代化农业的衔接面,搞好粮食储备调节,推动多主体、多功能、多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另外,农耕文明传承与乡村振兴联系紧密、不可分割,我们更要坚决站稳乡村文化振兴“主阵地”,利用好“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重要契机,回顾神农文化悠久历史,大力弘扬农耕文化、稻作文化,尊重各地民俗生活习惯,做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结合文章”,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强大魅力。

推动乡村消费“提档升级”,品读丰收“新味”。“北斗”定位精准作业、大规模生产机械加持、现代化农机设备覆盖……无论是播种希望还是点滴耕耘,让农田变“肥田”、让“绿色”变“金色”已成为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旋律”。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总体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唯有坚持在守正中创新、于不变中求变,才能继续实现粮食和农业生产在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的重要作用。今年的“百亩示范田”发展定位明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龙头带动示范效应突出、农创实践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都为深入落实农村产业革命、全面提升综合效益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统筹推进农村双创、数字乡村、种业振兴、乡村市场、乡村旅游,突出粮食全产业链、创新链构建和高效运转,持续推动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加大农户收益保障力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聚焦产销对接和利益联结,积极拓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统筹规划好物流园、产业园、惠民生鲜商超等一级批发市场建设,组织构建集种植、管理、销售等于一体的流通体系,促进以销定产、以“新”带销。直播带货、产销直通、农创升级……城乡地区在不断释放消费潜力的基础上,要依法抵制粮食损失和浪费,倡导理性消费,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珍惜粮食、俭以养德,时刻牢记“一粥一饭、一米一栗”的来之不易,在新时代的田间地头、背街小巷中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赵一頔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