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和精英政治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和精英政治的超越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学界将二十世纪末以来至今的民粹主义浪潮视为人类历史上第三波民粹主义复兴。近年来,以反智、反精英、反现代化、反全球化和排外为特征的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策略,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年度社会思潮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民粹主义位列“最受关注的社会思潮”第9位,而到2016年,民粹主义直接跃升至第一位,并在之后几年一直位居前三。民粹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思潮,也是一种政治运动。对各国执政者来说,民粹主义既是值得高度重视的政治资源,也是不得不高度警惕的政治风险点。民粹主义思潮或运动一方面可以为执政者提供充沛的政治动员资源,提升其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反智、反精英、反现代化和逆全球化倾向,可能对社会稳定、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战略安全造成挑战,蕴含着极大的破坏性。

作为一种反抗运动,民粹主义展现出的不满情绪及其社会诉求有其合理性。但是,民粹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将“平民”和“精英”视为相互敌对的群体,极端否定政治精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将公平和正义视为凌驾于一切制度和秩序之上的准则。精英政治因其理念中所蕴含的不平等因素一直饱受多元民主主义者和民粹主义者的批评和诟病。但是,本世纪以来民粹主义的复兴真的是平民大众的胜利吗?民粹主义的复兴是人类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福音吗?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二十一世纪民粹主义复兴的新形态

2021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式宣布关闭自己的母校——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在法国民众眼中,这所以培训法国高级公务员为任务的“精英学校”是“国家贵族”的摇篮,代表了许多法国人民最厌恶的精英主义和社会不公。自1945年创校以来,该学院诞生了4位法国总统和8位法国总理,以及不计其数的法国及欧洲政界、商界精英,有70%的学生来自上层阶级。虽然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建立的成熟的公务员培训体系和官员能力提升项目是世界多国学习的对象,但其仍然成为2018年至2019年法国民众发起的“黄马甲运动”的抨击目标之一。马克龙在公众压力下关闭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并宣称将开办一所新的“公共服务学院”取而代之,新学院将扩大学生来源,增加来自工薪阶级和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比例。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关闭在法国及欧洲引起了激烈讨论,有评论认为这是民粹主义破坏性的展现,也有评论认为这是减少社会不公的必要改革。继美国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公投成功、欧洲议会2019年选举中右翼民粹主义力量上升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之后,这一事件再次展示了精英政治所遭受的民粹主义冲击。

20世纪末以来的这轮民粹主义复兴有两个不同于以往的突出特征:一是出现“网络民粹主义”这一新形态。近年来,互联网平台特别是社交媒体平台快速发展,为“代表未被代表者”的民粹主义提供了发声渠道和聚集平台。民粹主义与互联网相结合,使组织结构扁平化,动员范围和活动力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世界范围内无论右翼还是左翼政党都有依托、利用社交媒体的倾向。某种程度上,具有网络时代特征的民粹主义成为当下影响许多国家政治生态的重要变量。网络民粹主义与自由主义、虚无主义、生态主义、反智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相互融合,助推这些社会思潮走向激进和极端,可能造成加剧民众焦虑、撕裂社会共识、挑战司法公正、破坏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等多方面影响,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造成冲击。

二是具有极端民族主义倾向。本世纪民粹主义复兴的另一重要特征是与极端民族主义合流,主张以“民族国家化”对抗全球化。实际上,从思潮起源来看,作为法西斯主义重要内涵的极端民族主义与精英主义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它们都把人分为被统治的普通群众和统治前者的精英(领袖和统治阶级),精英提供的是知识和指导,群众是追随者,并在激励下为运动提供能量和力量。早期的政治精英主义理论家直接提出,政治系统内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是人类难以避免的命运,少数人最终凌驾于多数人意志之上。这一时期精英主义的代表人物因其关于“精英”的主张或多或少、或主动或被动、或思想上或行动上都与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思潮、法西斯主义政权发生了联系和互动。

民粹主义的破坏性与精英主义的虚伪性

民粹主义强调平民价值和社会公平公正,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民粹主义将“平民”和“精英”视为敌对群体,采用的语言和行动策略往往是极端、偏激乃至暴力的,客观上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在法律制度健全、国家规制能力较强的国家,民粹主义的破坏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而对于法律制度不完备、国家能力较弱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极端平民化和排他倾向的民粹主义破坏性极强。

从表面上看,精英政治和民主政治都遭遇了民粹主义的挑战。但是,民粹政治盛行时期,大众的政治行为往往受“愿望和恐惧”驱使,更容易被蛊惑民心的政客所操纵。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上台被视为民粹主义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析2016年美国全国选举调查的数据可以发现,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观点和言论对大众态度产生的“特朗普效应”超越了党派界限。这意味着特朗普的支持者,无论其党派立场如何,都受到特朗普观点的影响而采取反自由贸易的立场。大众在政治问题上会受非理性、不合理偏见和冲动的摆布,政治精英可以对此加以利用。

民粹政治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精英之手”。这部分精英或是迎合民粹主义的需求,或者以民粹主义的面目出现,他们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幌子,挑战既有的、合法的社会秩序,真正满足的只是精英群体的偏狭需求。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精英对大众意见的影响也更为深入。因此,识别操纵民粹政治的精英主义伪装至关重要。在当代社会和现代国家中,绝对的精英治国和绝对的多元民主无论是在理念还是操作层面都无法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精英治国与大众政治都出现了融合。在解决民粹主义破坏性和识别精英政治虚伪性上,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其独特理论,指出了现实路径。

马克思主义如何超越精英主义和民粹主义

在精英统治是否无法避免以及精英应该如何被取代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精英主义存在分歧。精英主义认为,人类无法摆脱少数人(精英)统治的宿命,民众无法自己统治自己;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国家政权应由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精英主义赞同精英流动和社会变迁,但认为激烈的革命和重大的社会转型会带来国家衰败和社会倒退;而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历史的进步。马克思主义者从两个角度批评精英主义者的“寡头铁律”和“精英循环论”,论证大众民主是可能的:其一,官僚组织并不必然导致新的统治阶级出现,阶级产生的基础是对经济资源的占用,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领导者行使的是管理职能,他们并不掌握经济权力。其二,“无能的大众”只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未来社会的技术精英和有组织才能的人会越来越多,统治集团的封闭性终究会被打破。社会主义社会能够使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不断通过提高教育和生活水平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避免一切“稳定的统治集团”的形成,在管理者阶层之外,必须有一个团体能够采取有效行动防止管理者主导社会。

将精英和大众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精英必然会面临道德衰落和执政权力受到大众挑战的危机。列宁(1870—1924)与古典政治精英主义三位代表人物属于同一时期,但不同于古典政治精英主义者将政治精英视为统治着大众、不同于大众的上层群体,列宁界定的“先锋”是团结、教育和组织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先锋队,是需要和群众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政党成员。列宁指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吸收了工人阶级的一切优秀代表。这一定位挖掘了“精英”在“群众”中的积极作用。“党是阶级的先锋队;它的任务决不是反映群众的一般水平,而是带领群众前进”,“先锋”和“群众”之间不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先锋不能脱离群众,需要和大多数工农群众保持牢固的联系,“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仅强调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而且强调要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同志在《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一文中指出,在领导者和群众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命令主义,也要反对尾巴主义,“错误地强调所谓‘群众要怎样办就怎样办’,迁就群众中的错误意见。甚至对于并非群众的、而只是少数人的错误意见,也无批判地接受。否定了党的领导作用,助长了尾巴主义”。这种尾巴主义,在当时的具体政治表现形式就是民粹主义。邓小平同志在《永远记取党的斗争经验和教训》一文中指出,“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决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同时以革命精神不疲倦地去教育人民群众,启发与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理念超越了民粹主义和精英主义将精英和大众区分开来的二分法,既坚持了社会发展和变革需要依靠无产阶级即人民群众的基本原则,又提出人民群众中的“先锋队”要带领群众前进,以有效规避民粹主义的弊端。马克思主义厘清了民粹主义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差异,既摆脱了精英对大众的操控,也避免了民粹政治带来的混乱无序,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为人民谋幸福”的有机统一指出了明确方向。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研究员)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党史与比较政治学视角的干部激励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AZZ00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Sidney Hook. Toward the Understanding of Karl Marx. New York: John Day Co., 1933.

②Nicolai Bukhar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 System of Sociology.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25.

③《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④《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⑤《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⑥《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