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经济工作为什么要做到“三个敬畏”

领导经济工作为什么要做到“三个敬畏”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同时,又强调了领导干部要做到“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

做好经济工作,领导干部当然要懂经济,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是基本要求。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这方面强调得很多,比如,要不断加强学习能力、提高知识本领、改进工作作风等。今年话风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要求领导干部能够更多地从历史、从文化、从生态的角度去思考经济问题、做好经济工作,这无疑是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对领导干部做好经济工作的综合能力、素质修养、行为作风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议为此提出“三个敬畏”,其内涵是丰富的、极有针对性的,其意味也是深长的。

所谓敬畏,是指人们对待一种事物、一种观念、一种状态等发自内心的心理或情感态度,因为这样的事物、观念等具有超越时空、难以撼动的力量,足以让我们崇拜、敬重,也足以让我们畏惧、难以或不能逾越,进而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历史、文化、生态作为对象物就是这样的客观存在,就有这样的强大力量。做经济工作,考虑较多的是投入产出,计较的是利益得失,能很快看得见摸得着,教科书中说的“经济人”就指这样的属性。但领导干部是领导经济工作,不是一般的“经济人”,面对资源要素稀缺,虽然也要算账而且要精打细算,但也必须算大账、算整体账、算长远账,这就需要领导者有历史眼光、有文化站位、有生态格局。对历史、对文化、对生态,心能存有敬畏,就能自觉把握好哪些能做应该做,哪些不能做绝对不可做,行自然会有所止。因此,作经济决策就要倍感千钧重,不能拍脑袋;推进经济工作就须权衡细掂量,不要瞎指挥。

敬畏历史,就是因为厚重的历史过程饱含着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我们不能违背历史已经证明了的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资本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要素,但天然具有扩张性。我国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我们就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要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就是尊重了资本运行的历史规律,对此不能有模糊认识。

敬畏文化,就是因为绵延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于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应当自觉尊重百姓日用而不觉的文化价值观。在经济工作中,我们就要崇尚唯实笃行,注重协调平衡,讲求开源节流,时时防患于未然等。比如,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久久为功、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但不要期待“一口吃个胖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样在工作中就可以防止简单化、片面化、单打一甚至乱作为。

敬畏生态,就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恩格斯早有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因此,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上,必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当然,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这“三个敬畏”内涵是相互贯通的,逻辑是相互一致的,既反映一种态度,也体现为一种行为准则。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级领导干部作决策、定政策、行主张、推措施,一切都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正确政绩观,切实将各项决策建立在系统思维、科学谋划、调查研究基础上,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