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毕吉耀:学习贯彻“十四五”规划纲要精神 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

三、“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科学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才能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部署“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精准施策,有效破解发展矛盾和难题,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

“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继续深刻调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风险。疫情冲击下,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和商品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世界经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虽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世界经济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但疫情衍生的各类风险和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使得复苏不稳定不平衡性凸显,发达经济体走势分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较多困难,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带来的负面冲击不可低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为应对疫情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极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大量放水,虽然有助于支持实体经济复苏,但在金融市场上也造成了巨大泡沫。现在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经济走向复苏,这种极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也势必要进行调整,趋向正常。但若在调整中节奏、力度把握不好,就会产生新的风险,比如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所隐含的金融风险。应该说,这有可能是导致新一轮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7月的最新预测,2020年世界经济增速-3.2%,2021年将达到6.0%,2022年则会回到4.9%。从中期看,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稳定在3.4%的水平。从2022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回落,这是在目前极度宽松的财政政策支持下形成的。日后,随着这一政策调整,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回到疫情前水平,持续低增长态势,预计发达经济体中期增长仅有1.6%,新兴经济体将回落至4.6%。也就是说,虽然2021年出现了较为强劲的经济复苏,但其中包含了诸多偶然因素,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并不乐观。

毕吉耀-图4

如图所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基本稳定在3.4%的水平,波动较小。2020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滑至-3.2%,可以说是百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尽管这两年世界经济将有所恢复,但从中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将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从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趋势来看,“十三五”时期世界贸易增长率比经济增长率普遍偏低,经济全球化出现退潮。从中期看,世界贸易增长带动经济增长的趋势可能会出现很大改变,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各国国内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要继续扩大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同时还要立足国内市场,以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来看,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近1万亿美元,比2019年下跌了50%以上。其中下跌最多的是发达国家,2020年只有3120亿美元,比2019年减少了4880亿美元,说明疫情对发达国家的冲击比较大。

二是全球科技产业竞争更加激烈。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与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技术交叉融合,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快重组。为抢占先机和增强竞争力,各国围绕争夺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更加重视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

三是国际规则主导权之争更趋激烈。部分发达国家强化贸易投资保护,订立排他性保护性区域贸易协定,施压多边贸易规则体系重构,抬高新兴经济体参与区域和多边合作的门槛,给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带来不确定性。此外,在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网络安全等领域,大国博弈竞争加剧,国际合作难以有效开展。

四是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世界格局“东升西降”的趋势仍将延续,大国关系深刻调整,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地缘政治格局更趋复杂,国际安全风险点增多,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稳定面临新考验。一些大国渲染意识形态对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与国内民粹主义相互呼应,在国际关系中大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动辄以制裁相威胁,冲击稳定发展的国际环境。

五是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和平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世界各国只有携起手来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路,才能有效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挑战,为人类社会争取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

(二)“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一是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已跃上新的大台阶,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社会大局稳定,特别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这是我们万众一心、战胜一切困难、继续推动发展的最大有利条件和优势所在。

二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我国仍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发展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仍处在成长的上升期。同时,我国又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以往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有很大的改变,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区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结构调整、协调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和需求前所未有,未来一个时期经济潜在增速仍可能继续有所回落。

三是完善内需主导、内生增长的新发展模式紧迫性上升。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发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大循环,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发展模式,成为“世界工厂”,有力带动了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外部环境和国内要素条件变化,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受限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凸显,经济安全风险增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配套齐全的完整产业体系,具备内部可循环的大国经济优势。而且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必须顺势而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完善内需主导、内生增长的新发展模式。

从对外贸易增长情况看,“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不太可能主要依靠外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从经常项目顺差及其占GDP比重来看,2007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达8.7%,“十三五”时期以来已经降至2%以内。2020年以来,在疫情影响下,我国抗疫物资出口增长加快,顺差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外需占GDP比重越来越小。

四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方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追求经济总量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被摈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有机统一,已经成为新的发展导向。但是,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被人“卡脖子”,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受制于体制机制障碍循环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