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围绕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人口是主要的生产要素,是社会财富最主要的创造者。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六十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青壮年人口占比将逐步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转危为机,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是关键所在。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立足我国坚实的物质基础、充足的人力资本、历史悠久的孝道文化,党和国家大力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的显著成就。“十三五”期间,多数城市已初步形成以助餐、助医、巡访等为主体的“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超过5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起了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也从2016年的约8.9亿人增加到2019年底的近9.7亿,已初步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的幸福感日益提升。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规模日益扩大,老年人需求结构也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日益开拓“银发经济”新蓝海,是答好人口老龄化时代课题的必然选择。
描绘最美“夕阳红”。奋斗一辈子的老年人有权利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也期待安享“夕阳”之美。要传承“夫孝,德之本也”的中华美德,涵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感共识,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为重点,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断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下足“绣花功”,啃下“硬骨头”,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所有老年人都能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开拓“银发经济”新蓝海。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国家、社会和家庭都有责任为银发经济保驾护航;反过来,充分发掘老龄产业的社会效益,也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有调研数据显示,从2016到2020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2020年已达5.4万亿元。银发族已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动力,银发经济正在变得越来越有活力。开拓“银发经济”新蓝海,要“放水养鱼”,既注重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医疗、养老等生存需求,也聚焦老年人对文化、娱乐、社交等的发展需求,分类推进老龄产业发展。要防止“浑水摸鱼”,大力开展安全健康消费宣传教育,全方位加强老年消费领域监管,严厉打击欺诈老年消费行为,持续整治老年消费环境,为银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变老,每一个家庭里都有老年人。心往一处、握指成拳,用阳光心态认识人口老龄化,在阳光下开采银发经济这个“富矿”,“银发浪潮”与“最美夕阳”必将相映成画,照亮所有老年人的幸福美好晚年,进而造福全社会。 (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2/0223/1160105.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纪委监委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