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左鹏|【学党史】正道沧桑: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2)

一、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

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源远流长。中国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描述的大同世界、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等,都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构想。但是古代哲人们的这些构想,还不是我们所说的空想社会主义。因为空想社会主义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批判者出现的。

资本主义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在16世纪的欧洲,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生产;而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也扩大了世界市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资产者和无产者两支新生的阶级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英国是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国家,其资本主义生产最先是从毛纺织业发展起来的。因为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对羊毛需求的激增,这样牧羊业就成为最有利可图的行业。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展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即用暴力把农民从世代耕种的土地上赶走,把一块块田地圈占起来放牧养羊。而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无以为生,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可国家对流浪者不仅不给予帮助,反而颁布了严厉的惩罚措施,这就是英国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这样的资本原始积累延续了大约300年,它的实际作用就是用暴力手段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被迫沦为无产者,被迫进入资本主义工场,被迫接受资本家廉价的雇佣和剥削。关于这个历史进程,正如马克思指出,“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新生的无产者改变社会现状的愿望和要求日益强烈。但是,正如恩格斯指出,“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只能是“不成熟的理论”。

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从古代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中,从基督教的传说中,吸取了大量的思想素材,还吸取了早期地理大发现带来的知识,1516年用游记对话的形式写成了《乌托邦》一书,描述了一个西班牙人拉斐尔在奇异岛国乌托邦岛5年生活的见闻。

乌托邦(Utopia),是莫尔发明的词,本意是“没有的地方”,延伸为理想的国家、难以实现的理想、“空想的国家”,后来成为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名词。

《乌托邦》这本书分两部分。在第一部分,莫尔借航海家希斯拉德之口断言,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认为如果私有制继续保存下来,大多数人类都会被永远地压在痛苦难逃的重负之下。在第二部分,莫尔描绘了乌托邦这个与世隔绝的幸福岛国:在这里,财产公有,物资取之不尽,家家户户都可以免费领取所需要的东西,从来不受数量限制,但是也从来没有人多领;人们一起吃食堂,住房每10年抽签调换一次,小孩子必须上学接受知识和品德教育;所有人都参加劳动,每天工作6小时;人们之间没有贫富差距,金银在这里受到鄙视,只能用来做马桶与罪犯身上的枷锁。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以莫尔的《乌托邦》为开山之作,到今天已有500年的历史。在这500年里,“乌托邦”已经成为“空想、完美、追求”的代名词。正因为有了“乌托邦”,才有了后来活跃在欧洲、美洲的一大批空想社会主义者。

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构想。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法理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他们所设计的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

进入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工业阶段,生产力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日趋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更加激烈,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等一批杰出代表人物。

圣西门(1760-1825年)出生在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如果想过安逸的生活,可以一辈子舒舒服服地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不愿意沉湎于这样的生活,而是立志做“工人阶级的代言人”。1779年,他以志愿军的身份赴美洲参加北美独立战争,被华盛顿授予最高奖赏——辛辛那提勋章。战争结束后,他放弃了有大好前途的军队生涯,回到了欧洲,开始从事“改进人类文明”的伟大实践。为了实现自己的设想,他曾经给法国皇帝拿破仑写信,劝说拿破仑放弃称霸欧洲的计划,和自己一道去建设新社会。据说拿破仑看到这封信时说,“写信的人一定是疯子”。1825年,在临终之前,圣西门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医生问他:“现在难受吗?”他回答:“说这个没意思,让我们谈谈社会主义吧。”他讲了许久,最后抬起手说:“我们稳操胜券!”随后死去。而“社会主义”这个闪光的词汇破土而出。

傅立叶(1772-1837年)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自幼博览群书。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他深刻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尔虞我诈和底层民众的疾苦。1799年的一天,他的老板命令他带人把因等待涨价而腐烂变质的200多万公斤大米秘密抛入大海。这件事深深刺激了他。因为他知道,在当时的法国还有800多万人处于饥饿状态。事后,一种无可名状的罪恶感一直困扰着他,促使他去寻求“医治社会的药方”。他不明白,为什么工人们创造了财富,却还要生活在如此悲惨的世界之中。他下决心要揭开其中的奥秘。在他看来,资本主义使得每个人都把自身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医生希望病人增多,律师希望家家打官司,建筑师希望别人的大楼起火,玻璃匠希望天天下冰雹,裁缝希望大家的衣服都快穿坏。这样,他们自己就可以财源滚滚。怎样使这个颠倒的世界走上人间正道,消除富人和穷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对立?傅立叶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改革计划,就是建立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农工协作社”——“法郎吉”,社会上所有“法郎吉”的总和便能构成“和谐制度”。傅立叶公开了他的理想,结果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精神失常的人。每天中午12点,他准时坐在自家的客厅里,等待着某个百万富翁的出现,能够支持他实现“法郎吉”的梦想。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他所等待的富翁始终没有出现,而他家的时钟永远定格在了中午12点。

欧文(1771-1858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9岁时在一家呢绒店当学徒,20岁时开始管理一家大工厂,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在管理过程中,他对穷苦工人给予了极大的同情,提高工资、缩短工时,尽力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但他还是发现,工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远比他们得到的工资多得多,是企业主占有了工人创造的利润。他发表文章阐述这样的思想,但是遭到主流社会的封锁。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美国。1824年,雄心勃勃的欧文带着自己的四个儿子和一批信徒来到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3万英亩的土地,聚集1000多人,创办了一个名叫“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公社的住房非常考究,当中是会议厅、图书馆、食堂、学校、幼儿园等,周围是集体宿舍、医院、招待所、仓库等,外围是花园,花园的外面是农场、牧场和各种工厂。在这里,儿童接受免费教育,社员享受免费医疗,商店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免费供应。创办之初,公社欣欣向荣,欧文心花怒放。但是好景不长,处于资本主义汪洋大海中的这座孤岛不可能与世隔绝,三年之后便在风雨飘摇中沉没了。但是,失败并没有动摇欧文的决心和信心。年近六旬的他再次回到英国,继续在工人中宣传自己的主张,并成为英国工人运动的领导者。1858年,87岁的欧文与世长辞。

从“乌托邦”到“新和谐公社”,人类在空想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地艰辛跋涉了300多年,留下了一曲曲动人心魄的空想悲歌。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无产阶级抱有深切的同情,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残暴,对未来的美好社会进行了精心构思和设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比如,他们主张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消灭商品交换;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这些都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启示,但是受时代条件和无产阶级自身发展阶段的局限,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依靠力量。他们的社会改革方案无一不遭到无情嘲弄,他们所做的共产主义试验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

尽管这样,马克思、恩格斯还是高度赞扬空想社会主义者,特别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成就。马克思指出,我们不应该否定这些社会主义的鼻祖,正如现代化学家不能否定古代的炼金术士一样。恩格斯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中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责任编辑:唐清怡(实习生) 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