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反复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跨越。

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高质量发展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源于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人才创新等多个方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人力资本积累等,必须牢固树立创新理念,大力推进创新,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

创新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对于培育新动能、转换发展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没有科技创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摆脱不了过多依靠要素投入推动增长的路径依赖,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基础科技领域取得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获得大的进展,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核心技术,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以创新为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发展的方方面面,形成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产品、新的产业、新的品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营造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完善知识产权,健全风险投资制度,调动创新积极性,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鼓励创新市场化、大众化,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从制度上建立创新与市场的“绿色通道”。

协调成为内生特点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高质量发展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力求避免“木桶效应”。

协调强调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协调成为内生特点,就是要统筹兼顾,力求通过补齐短板化解结构性矛盾,形成新的动态平衡。高质量发展过程必然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平衡的过程,每一次平衡都会使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规模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继而又打破现有的平衡,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再次平衡。因而,强调协调才能使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高质量发展以空间来划分,可以包括沿海和内地的不同区域;以产业来划分,可以包括第一、二、三产业;以供需双方来看,可以分为供给侧和需求侧;从发展阶段来看,每个阶段各有其重点和非重点。无论以什么方式划分,当前都要以“十四五”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将发展的协调性落实到以产业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为支撑的整体规划体系,彼此之间要相互配合,协同发展;同时,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高质量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环节中增强发展后劲。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把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相结合,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结合,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结合,在发展中主动化解各种不协调因素,真正走出一条高质量协调发展之路。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也是潮流所向、大势所趋。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通过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等方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要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通过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循环经济发展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逐步和有序实现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激励约束作用,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导向,立足于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依靠生产率提高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进而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 

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理念既立足国内又放眼世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揭示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规律。高质量发展无论是资源配置,还是产品销路都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放体系中进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相辅相成,是培育吸引全球一流要素和高质量微观主体的基础性制度要求。

要强化市场机制,形成良性竞争,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科技、金融、贸易、产业的多维度融合;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的多要素联动,加强产学研、内外资、政社企的多主体协同,高效配置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制度创新、开放创新、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的多维深度融合,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形成相互促进的放大效应。要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新格局,建立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关系,统筹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国内创新能力,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要以开放的理念广泛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和规范制定。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配置,要形成开放的规则体系,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更加充分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清楚地表明了高质量发展的着眼点、出发点、落脚点。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回归发展的本源,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享理念关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制度效率。共享理念注重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潜力、释放社会活力、释放发展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共享理念指导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从制度上更加公平地分好“蛋糕”。要以共享理念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构建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包容性发展新机制。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遵循社会规律,强化共享理念,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形成管用科学的激励机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在国内促进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实现信息共享、成本共摊、资源公用、多种服务,建设共享平台,激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国际上,以共享理念创造国际之间更多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发展机会,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踏上新征程,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统一,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