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2)

摘要: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出发,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学,联系党的十九大以来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学,联系新征程的艰巨性、复杂性与重大战略部署学,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到入脑入心、化为行动。

1.三个务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三个务必”是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的发展。其中,“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的政治方向,“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作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的精神状态。

2.两个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相比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两个行”则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上强调“马克思主义行”。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经典著作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可以说,“两个行”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其格外重大的意义在于强调了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重要性,强调了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能够充分证实的。

3.两个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与“两个行”相似的是,尽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包含“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但“两个结合”的提出一样是意义重大的理论创新。“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得到了系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同时,近代以来的历史实践向我们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提供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土壤和养分,但决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通过对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发掘、继承、弘扬,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因此,我们一定要辩证看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六个坚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回答了如何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那就是“六个坚持”。这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要的理论创新之一。

第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因此,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

第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因此,我们没有现成的教科书、现成的答案,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必须要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勇气。

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

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因此,我们不能无病呻吟,所有理论创新都应该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

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因此,我们要坚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

5.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中国式现代化定义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性质、特征、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来源:“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一化三改”“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从偏重生产力、物质、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层面的现代化到“五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本质要求,包括了党的领导、旗帜道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际外交等多方面的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我们可以从后四个特征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显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的方面。比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固有的渐次性发展路径,探索出一条压缩、叠加式的综合发展道路来实现“弯道超车”,给既希望快速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现代化道路的全新参考和深刻启示。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