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王长松:北京大运河的演变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4)

元大都放弃了金中都的城址,在东北部地区建大都。元大都的城市规划理念与设计独具特色,在国际上也颇受关注。元大都也为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奠定基础。元大都城址的转移,背后是两条河道系统的转移。金代及之前的老城址利用的是莲花池水系,也就是今天北京西站旁边的莲花池公园的位置。这是北京最早的水源地。当初建北京西站的时候,曾考虑在此处建设,因为这里是一片洼地,可以减少挖土的成本,拆迁的成本也很低。但侯仁之先生听说后非常着急,因为这里是北京的源头,是北京的“根儿”,且下面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不适宜建设大型建筑。后经多方论证,莲花池才得以保留,北京西站向东移了一百米。

元大都利用的是高梁河水系,其与西山泉水一起,支撑大都建设。元大都在郭守敬的设计下,经营和改造了一系列河道和水利工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闸和坝的运用,比如郭守敬在通惠河上建立了二十四座闸坝,在北部的坝河上修建了七座滚水坝。

(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经营。其中比较艰难的问题是水源。明朝停用白浮泉后,开始寻找新的水源。明宣宗扩建皇城东城墙,将玉河包含其中。此后,元代积水潭码头“舳舻蔽水”的盛景不复存在,运河只能通到现在的东便门,当时叫大通桥。

随着运河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通州得到较大发展。当时通惠河不是直接通到北运河,而是走通州南面的张家湾。这里是北运河、通惠河、凉水河的交汇之处。明清时期的张家湾,经济繁荣,周围有很多码头、粮仓,还有存放木头的皇木厂,以及砖厂、盐厂等。

清代之后,建设“三山五园”,即香山、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这背后体现的是水源的问题。同时,通州地区也进行了一些改造,比如通惠河改造。明中后期至清初,通惠河不再往南走,但也没有和今天的北运河沟通,而是建了石坝和土坝。石坝承担正兑漕粮转运入京仓的职能,土坝码头承担改兑漕粮转运入通仓的职能。

清嘉庆年间,北运河张家湾上游河道改道。此处改道,朝堂争论许久,一种观点是坚持旧航道,另一种观点则是主张新航道,漕船改走康家沟新河道。改道后,运河不再经过张家湾,城镇逐渐衰落。

从隋唐到清代,我们大致梳理了北京地区运河的发展脉络,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运河的建设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三、北京大运河景观演变

考虑到文化的变迁,运河景观也发生了较多变化。这一部分,我们以两个工程为例,“以小见大”地看运河景观的演变过程。

(一)民国时期北运河挽归故道工程

民国时期,运河的漕运功能已经衰落,虽然还能承载一些小型船只的运输,但大规模的运输基本已经转移到天津的港口。作为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天津逐渐发展起来。但是海河的河道较浅,泥沙堆积严重,大型货船需在渤海湾换小船泊运。为解决海河的水源问题,专门邀请国外专家成立海河工程局,后来又成立了由中国人组织负责的顺直水利委员会。

北运河挽归故道工程主要是在今天的顺义地区,潮白河沿岸一个叫苏庄的村子里开展的。顺直水利委员会在这个地方建了一个现代性的闸坝系统。当时海河流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洪涝灾害,熊希龄先生主持救灾,主导这一工程的推进。所以,北运河挽归故道工程是中国传统水工向现代水利工程转型的典型案例,体现近代以来推进水利工程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