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四卷”中感悟“问”字真谛

从“第四卷”中感悟“问”字真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将“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在其开篇之作中就鲜明昭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学细研第四卷,在细嗅墨香中深切感悟其中蕴含的为民之道,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民生答卷”。 

问政于民要问真想法,确保政令畅达凝聚民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提到:“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问政于民”深入了解群众期盼,找准影响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堵点、难点, 只有坚持“问政于民”才能知施政得失。遇到党和政府提出的规划构想与人民群众意愿不甚相符时,要拿出最真诚的服务态度、最热情的工作姿态,用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对于能吸纳的建议,尽快吸纳,对于不能吸纳的建议,要耐心细致地讲清缘由、解释说服,进而获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问需于民要问真困难,确保冷暖入微体察民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提到:“要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人民群众的事无论巨细都是头等大事,所思所想、所求所盼都是践行为民宗旨的具体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难上,做到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安排时间深入基层,无论时间多紧,都要抽出时间联系群众。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多到村里“转一转”,多到群众家中“坐一坐”,多和父老乡亲“聊一聊”,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问计于民要问真路子,确保群策群力汇集民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提到:“要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对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切身体验与丰富经验,干部想问题、作决策离不开这个最大的“智囊团”。有的干部仅凭一己之力开展工作,以致所做的决策或脱离实际,或与群众需求不符,导致群众不买账。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视为力量的源泉,虚心拜群众为师,在干事实践中运用群众的“金点子”推动解决工作当中的“硬茬子”。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等工作中来,做到干群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唱响共同奋斗、团结奋斗最强音。 (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2/1206/1187049.shtml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翟婧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