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学习贯彻2023年北京两会精神】肜新春:抓住科技和人才优势 让北京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5)

四、做大做强京津冀经济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蹄疾步稳,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调控与布局优化、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

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重点领域率先协同。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近年来按下“加速键”。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交通一体化将京津冀三地紧密串联起来,畅通各经济要素的流动,让协同发展“跑”了起来。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在京津冀三省市的共同努力下,以轨道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形成,区域运输组织和服务质量有效提升,法制政策标准等方面不断深化协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北京迎来拥有七座大型客运枢纽站、两座国际机场的“七站两场”交通发展新时代。到“十四五”末期,京津冀“四纵四横一环”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将基本建成。“四纵”包括京雄通道、京沪通道、沿海通道、京承—京广通道;“四横”包括津雄保通道、京秦—京张通道、石衡沧通道和秦承张通道;“一环”即首都地区环线通道。

为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功能重构,天津将深度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京滨城际(南段)、津潍高铁建设。同时,深度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天津市贯彻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指出:“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

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三地携手发力,调结构、促转型、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在大气治理领域采取多种手段,取得长足进展。

2014年以来,北京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加快补齐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7000余个。

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两翼齐飞。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是为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而提出的。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