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让乡村文艺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地评线】京彩好评:让乡村文艺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而发展乡村文艺,又是促进乡村文化走向繁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的系列“文艺下乡”和“文化惠民”公共服务活动,已经形成了特色品牌,为广袤的乡村大地带去了勃勃生机。同时,各地还以节日庆典为契机,举办乡土味十足的文艺演出也逐渐成为常态,群众积极参与、自编自导,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乡村文化越来越活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富有。

然而,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编排乡村文艺节目,收到的效果如何,关键还是要看内容和形式。实践证明,一些文艺节目之所以深受群众喜爱,并非专业水平有多高,也并非表演技能有多好,主要在于是不是群众喜闻乐见,能不能与群众交心共情。故而,乡村文艺不必追求高大上,也不必追求明星效应,就是要立足于乡村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乡村特色。

首先,乡村文艺创作要善于就地取材、融合创新。所谓就地取材,就是要挖掘本土最原始、最朴素、最宝贵,且最有传播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文艺节目只是一种鲜活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精神传承、血脉延续。所谓融合创新,就是要将最能体现本土文化内涵的优势资源,通过艺术作品或艺术形态展示出来,在“说、唱、诵、演”中让人可观、可感、可知。比如,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发展变化,或蕴含地方精神的先进人物、感人故事融入文艺创作,编排成歌舞、小品、快板、剧目等丰富多彩的外在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立体、生动、直观地呈现给群众,群众很容易理解,也必然乐于接受。

可以说,乡村文艺的最大特点就是接地气,但又不能太过俗套,否则就会显得庸脂俗粉,缺少了艺术价值。在此基础上,要推动乡村文艺繁荣发展,其创作编排必须做好内容与形式的融合与创新,既要守好“本分”,让传统基因接续传下去、活起来,又要打破思维定势,让其切合时代主题、紧跟发展潮流。

其次,乡村文艺赋能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必然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因此,开展乡村文艺活动,并非简单地让专人演、群众看。一“演”了之不会给群众留下好印象,更重要的是体现过程质量,演员与群众之间能有精彩互动,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文化惠民才算是成功的、有意义的。可见,要让乡村文艺真正“火”起来,简单依靠文化“输入”肯定不行,关键在于启发和引领,不断增强本地文化的“造血”功能。

所谓“高手在民间”,基层群众当中也有不少文化能人,更不乏文艺表演爱好者,只要他们有展示才能的愿望和追求,就可以给他们展示自己、活跃舞台的机会。为此,相关部门应广泛组织群众、发动群众、鼓励群众,在文艺活动中主动融入、大显身手。要让群众明白,发展乡村文化人人有责、人人可为,不能只是当观众、当看客,在为别人送去喝彩与赞美的同时,自己也要有主人翁意识,积极动起来、学起来、演起来,争当乡村文化传播的主心骨。只要群众融入积极了、参与度高了,就会形成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必然有助于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乡村文艺先锋队。

乡村文艺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内涵,当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思想境界会越来越高,正确的价值观念会越来越强,生产生活会越来越有动力,同时也为培育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