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亭友: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6)

汪亭友: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6)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反复表明,在成熟稳定的领导集体中,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起着决定性作用。毛泽东同志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只有一个核心。”毛泽东同志强调:“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重要文件中首次论述建立党的领导核心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

确立领导核心后,必然要确立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这是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思想保证。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7年,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历史表明,我们能够实现伟大变革,关键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有一个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稳定坚强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发展实际,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前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从现实逻辑看

“两个确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5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在这样的大国大党内要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没有一个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各方面工作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不能想象的。

环顾世界,那些身陷经济停滞、社会动荡泥潭的国家,那些跌倒在现代化门槛上的民族,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缺乏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正确领导国家发展的强有力的政党,以及这个政党的领导核心。进入21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陷入各种困境,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势不可当,“美国优先论”“西方中心论”“西方文明优越论”遭到世界广泛抵制,国际格局和全球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度调整,国际力量对比也在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转变。

与此同时,中国发展举世瞩目,已昂首迈进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牢固树立坚强的领导核心,确立科学的理论指导,克服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