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胡薇: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3)

在7年知青岁月里,习近平同志曾经为陕北打下了第一口沼气池。当时,习近平同志带人深入四川,学习办沼气的技术。因为四川的土壤、气候条件与陕北不同,他们经过了系统而周密的调查研究,才真正在陕北打出沼气池。在正定当县委书记的时候,习近平同志曾经带着同事们一起到街上发调查问卷。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正定县委初步制订出全县1985年工作计划和要抓紧办的10件大事。在宁德当地委书记的时候,习近平同志提出“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在福州当市委书记的时候,习近平同志提出“四个万家”,即“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三个跑遍”,即“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跑遍”意味着要对治下所有事情非常了解。同时,“跑遍”也是调查研究和为民办事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展开调查研究,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深入沟通和交流。

了解历史后,我们将目光放回现实。当前,领导干部要想做好调查研究,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在《谈谈调查研究》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种“有的”: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强调工作忙,很少下去调查研究;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不深入实际生活,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作决策;有的自认为熟悉本地区本部门情况,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反映不敏锐,对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应对不得力,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有的调研走过场,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我们还存在着形式主义的问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种典型的形式主义问题。第一,“蜻蜓点水”式调研。这种调研形式主要表现为部分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流于形式,不触及实质问题,在调查研究中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隔靴搔痒,使得调查研究难以真正服务决策、解决问题。第二,“钦差”式调研。主要表现为部分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自视甚高,不屑于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中颐指气使、呼来喝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因循守旧、照本宣科,使得调查研究成为“作指示”“搞指导”的空架子。第三,“被调研”式调研。主要表现为部分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环节中存在滞后性,被动地完成调查研究任务,在调查研究中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使调查研究与现实情况脱节。“四不两直”的提出,有利于克服这种情况,让领导干部掌握调研的自主权。第四,“嫌贫爱富”式调研。主要表现为部分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有侧重、有选择,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在调查研究中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瞒忧报喜、避重就轻,使得调查研究成为“表彰大会”,问题难题得不到真正解决。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