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胡薇: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8)

(四)看调研报告的技巧

调研报告往往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判断一份调研报告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很重要。

第一,看样本。样本是我们判断一份报告科学性的基本因素。有人曾在某一年的“五一”期间对广东某地进行街头随访,得出的其中一个数据显然不太准确。调研结果显示,高达70%以上的受访者会主动在法律法规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参与其中。这一数据意味着,广东地区的公民具有很高的法律素养。从样本结构中,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的偏颇之处。一是样本人群的年龄偏低,有47%的人在28岁以下;二是样本人群的受教育程度较高,有54%的人读过大学;三是城镇人口的比例较高,且远高于当时的广东城乡结构比。出现这样的偏差,调研的时间、地点,以及调研员的选择等都是可能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

第二,看指标。要对统计指标保持敏感,要知道统计指标的意义。比如关于离婚的数据。假如一个城市的离婚率是30%,那么这一指标意味着什么,是一对夫妻未来离婚的可能性有30%,还是每100对夫妻中,未来可能有30对离婚?如果不仔细看统计指标的分子与分母,我们就很难真的理解这一指标。有人这么计算离婚率:将某一地区一季度离婚的人数作为分子,结婚的人数作为分母。这种算法得出的是离结率,而不是真正的离婚率。离婚率,指离婚的比率。粗离婚率是指年度离婚数与总人口之比。通常以千分率表示。细离婚率是指年度离婚数与已婚妇女人口之比,这排除了不到婚龄的年轻女性人口。所以,看任何一个指标,都要仔细看分子与分母,不能“想当然”。

第三,看图形。图形的优势是一目了然,简单明了。同时,我们在读图时不能忽略横纵坐标,只看图形。

第四,看目的。调研过程能获取大量信息,而呈现在报告中的信息大多都是调研组经过筛选后,留下的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筛选这一动作就可能导致某些重要信息被略去不谈。比如,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刚开始招收女学生时,遭到保守主义者的反对。他们指出,霍普金斯大学毕业的女学生中,有三分之一嫁给了老师。虽然这一数据是真实的,但当时只有三名女学生,其中一人嫁给了老师。所以,使用百分比,能让数据看上去更具有爆炸性,更能吸引人注意。因此,我们在看报告时,要留意撰写报告的人的目的,观察是否存在略去或夸大某些信息的可能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浙江撰写《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一文。文章指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值得注意的是,“效”是我们的落脚点。所以,调查研究做得好不好,要看有没有成效,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