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陈静:《淮南子》——一部丰富的百科全书(4)

二、《淮南子》的特点

(一)《淮南子》的历史地位

虽然《淮南子》有很多重要的论述,但是中国古代对其的评价较低。古代社会,图书领域的最高等级是官学典籍,也就是“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合称“六经”。后来《乐》失传,“六经”变为“五经”。与“经”相对的是“子”,也就是私家著作。相对于“经”来说,“子”的地位就低了。“子”学内部也有高低之分,《汉书·艺文志》将诸子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

按照上文所述,《淮南子》应该归为道家,但《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到杂家。什么是杂家?《汉书·艺文志》认为,杂家的优点是全面,且具有广泛的现实需求,缺点是“漫羡而无所归心”,没有贯彻到底的宗旨。与官学典籍地位相比,《淮南子》属于“子”书,在诸子十家中又属于地位较低的杂家,这就是《淮南子》在古代典籍中的地位。

目前,学界对于《淮南子》的学派归属尚存争议。我个人在研究时,是从道家的立场看待《淮南子》的。但是《汉书·艺文志》将其归为杂家也不是全无道理。《淮南子》没有将道家的立场坚持到底,前期和后期的论述自相矛盾。

(二)《淮南子》的文字风格

《淮南子》杂芜的特点体现在文字风格上。中国古代有一种文体是赋,汉代是赋十分流行的时期,汉赋的特点是铺陈写物以繁复为美,追求辞藻优美。《淮南子》大量使用赋体,重重叠叠、反反复复,追求句式对称。以华丽的辞藻讨论思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要把握《淮南子》的思想,往往需要精简其语言,看到语言修饰背后的内容。

(三)《淮南子》对待仁义礼乐的态度

《淮南子》矛盾的基本价值立场表现在对待仁义礼乐的态度上。概括来说,《淮南子》存在三种态度,一是激烈贬斥,二是有限承认,三是大加赞赏。

1.激烈贬斥

《淮南子》提出,“摇消掉捎仁义礼乐,暴行越智于天下,以招号名声于世。此我所羞而不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为推行仁义礼乐而奔走忙碌,自我表现以获得世俗上的名声,这种事情是我感到羞耻而不会做的。这句话相当准确地表达了《淮南子》的道家立场。

《淮南子》提出:“立仁义,修礼乐,则德迁而为伪矣。”“立仁义”是说要树立仁义这一基本的价值理念,“修礼乐”是用礼乐来规范和美化生活。在《淮南子》看来,这些儒家的主张会改变人的内在本质。

2.有限承认

从整体看,有限承认的态度是《淮南子》表达最多的一种态度。什么是有限承认?《淮南子》承认仁义礼乐有一定的现实作用,但是不承认仁义礼乐具有终极意义。《淮南子》提出:“是故仁义礼乐者,可以救败,而非通治之至也。夫仁者,所以救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礼者,所以救淫也;乐者,所以救忧也。”“救败”,就是挽救已经发生的败坏。怎么救?要有针对性地救,用“仁”缓和纷争,用“义”克服欺诈,用“礼”避免不守本分,用“乐”疏通忧愁。

“救败说”是《淮南子》一个很著名的观点。《本经训》指出:“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当此之时,无庆贺之利,刑罚之威,礼义廉耻不设,毁誉仁鄙不立,而万民莫相侵欺暴虐,犹在于混冥之中。逮至衰世,人众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于是忿争生,是以贵仁。仁鄙不齐,比周朋党,设诈谞,怀机械巧故之心,而性失矣,是以贵义。阴阳之情莫不有血气之感,男女群居杂处而无别,是以贵礼。性命之情,淫而相胁,以不得已则不和,是以贵乐。是故仁义礼乐者,可以救败,而非通治之至也。夫仁者,所以救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礼者,所以救淫也;乐者,所以救忧也。”

上古时代,人们处于混沌之中,不分彼此,没有正面的夸奖也没有负面的惩罚,更没有道德的约束和礼乐的引导。因为混沌的状态,没有人际关系,也不需要处理关系。道家认为,这是最美好的状态。“逮至衰世”,社会从混沌的状态走向秩序状态,再走向后来的失序状态。所以,虽然时间在向前走,但是历史却不一定一直处在进步状态。正是因为走向衰退,才有纷争、欺诈等问题,才需要用仁义礼乐进行补救。道家认为,最初的和美不依靠仁义礼乐就能实现,我们要超越秩序,回归混沌。

“救败说”植根道家传统。《道德经》提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庄子·外篇·马蹄》提出:“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所以,在仁义礼乐之上有道德。在道家的价值观念里,道德的地位最高,仁义次之,礼乐最次。历史的衰退过程是从道德的衰败开始的。要返回道德这一层级,就要否定仁义这一级,即不能承认仁义是根本的价值原则。有人因此认为,道家提倡不仁不义,其实道家不是用价值同级的立场在反对仁义,即不是用仁义的反面——不仁义来反对仁义,而是用比仁义更高层级的道德来超越仁义。

《淮南子》讲了一个故事,可以作为这个道理的一个具体例证。一个女孩出嫁时,她的母亲告诫她要谨慎,不能轻易做好事。女孩说,不做好事难道要做坏事?她的母亲回答,好事都不能轻易做,更何况坏事。这个故事表达的就是绝仁弃义,仁义有不仁义的一面,所以不能轻易肯定,好有不好的一面,所以要谨慎,不能因为急于表明自己是个好人,让自己陷入好和坏的纠缠之中。

《道德经》提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对于美丑善恶,道家具有高度警觉,正面为“美”“善”,背面即为“丑”“恶”。道家认为,仁义具有相对性,不具备终极性。所以,道家的绝仁弃义是要人去追求更高的根本性的道德,不是要教人做不仁不义的人。

3.大加赞赏

此种态度与第一种激烈贬斥的态度完全相反,并且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赞美仁义,这是另一种人性理论。关于仁义与人性的关系,《淮南子》指出,“凡人之性,莫贵于仁”,“人之性有仁义之资”。孟子提出,“仁义礼智根于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两段话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至此,《淮南子》在人性理论依据上陷入矛盾。儒家和道家对人性的理解不同,儒家用善恶论人性,道家用“真”“伪”论人性。前两种激烈贬斥和有限承认的态度建立在道家理论基础上,第三种大加赞赏的态度则建立在儒家理论基础上。按照道家论人性“真”“伪”的理论逻辑,仁义礼乐是历史中生成的人文规范,是“伪”,人性的“真”之所以被破坏,就是因为被人文规范所改造。无论是贬斥,还是有限承认,都认为不能完全依靠仁义礼乐打造美好社会。第三种态度不仅赞美仁义,还接续孟子的思想,认为仁义存在于人性之中。

仁义礼乐成就人性,被总结为“匠成说”。仁义礼乐是圣人根据人性并且顺应人性而制定的规范,圣人之所以能够制定这些规范,是因为这样的原则本身就植根于人性之中。“匠成说”预设了仁义礼乐的人性基础,我们要做的不过就是顺应人性并成就人性。这么一来,仁义礼乐就不再是救败的工具,其本身就是人性的表达。

按照道家的思路看,大道纯粹,人性淳朴,仁义礼乐是历史性的人为因素,是外在的约束。按照儒家的思路看,仁义植根于人性,礼乐是顺应人性而造就的,它们的作用是成就人性。因此,这三种态度,即激烈贬斥、有限承认和大加赞赏,蕴含着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两种彼此冲突的思路。

回归《淮南子》的文本,我们会发现,这三种态度顺次出现。越靠前,越贬斥;越往后,越称赞。可以说,《淮南子》的开头和主体部分持道家立场,越往后越转向儒家立场,整部作品以道家开篇,以儒家结尾。

(四)《淮南子》的两类作者

为什么《淮南子》会有自相矛盾的论述,会转移论述立场?最简单的解释是《淮南子》有两个不同的作者群体。《淮南子》是淮南王组织门客撰写的,而这些人大致分为了儒家群体和道家群体。高诱在给《淮南子》作注时提到,“于是遂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等八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共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诸儒大山、小山之徒”显然是持儒家立场的作者群,有名字的八人可能是持道家立场的另一类作者群。从《淮南子》的文本看,虽然前期道家压制儒家,但是儒家作者群一直在努力表达自己的立场,并最终实现了整部作品的立场转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